88读书网 > 冰惠兰心 > 第二十五章:冷海冷月未冷心(上)
    第二十五章:冷海冷月未冷心(上)

    极寒冰海之所以叫做极寒冰海,重点就在于这个“寒”字,这片海域可以说是整个儿星际大陆中最冷的地方。除了常年生活在这里的部分适应极寒环境的人鱼族分支族人,以及他们家族的有血缘的亲戚,几乎是其它所有生物只要来到这里,都会被冻僵致死。当年,冰雪之宠儿冰霖之所以将她所铸的旷世奇剑封在此外,也是为了多加一重考验。

    取洑祾宝剑之事办得极为低调,除了卿羽、苏慕随着冰兰、墨冷一同前往,女王只派出了十几人的精卫部队一同前往。

    临行前,大家都提前服用了卿羽炼制燚血丹,免得被冻成了冰块。冰兰、苏慕和墨冷还单独服用了闭气灵丹,以便和人鱼族一样能在水下自如呼吸和行动。

    说到此处,还不得不提:墨冷作为海蓝国的三长老,竟然不是人鱼族的人!

    经过冰兰一番询问,卿羽告诉她,墨冷是长老中几个为数不多的非人鱼族人中的佼佼者,虽然他现在受万人敬仰,地位甚高,但曾经在登上这个长老之位的时候,也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而且,他能坐上如今这个位置高枕无忧,与长老阁的暗中帮衬也有关系——他答应上位之后为长老阁做事。

    从卿羽的话中不难听出,他并不十分认可这位三长老,当然并不是出于他的身份血统。卿羽血统高贵,他有着一条纯银色的鱼尾,像极了夜晚的月光,在蔚蓝海水的映衬下,总是那样耀眼夺目。在人鱼族里,拥有如此素莹之色鱼尾的,一般都会是同类之中的佼佼者。卿羽,显然也不例外。

    一切准备停当,一行人骑着鲨鱼上路了。冰兰看着一路上的奇异景致“五颜六色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群、以及各种各样游来游去或静止不动的海洋生物。欣赏着这样的奇异景色,冰兰却是激动而紧张的。之前听到的关于洑祾宝剑的传闻仍然回荡在脑海中:“极寒之海,有一宝剑,名为洑祾,为海蓝之宝。洑祾宝剑,冰霖所铸,一魂一魄,封为剑灵。”

    洑祾是一把挑主人的绝世宝剑,它被封印在极寒冰眼内,同时也守护着一百多年以前倍受各路人马虎视眈眈的极寒冰晶。它外形美观,剑身长而宽,本为上好玄铁所造,外层又被冰霖用自己的精髓法术裹上了一层永不融化的千年寒冰。而且,玄铁剑最末端镶有一颗烈色如火的晶莹红宝石,相传是冰霖当年在盛产宝石的飞鸟国石林山千挑万选的一颗红宝石,形似尖舌,颜色也纯正得好像正在灼烧的烈焰。

    冰霖把它带到炎山,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吸收赤焰灼热之力,可谓时间宝石之最,后又带回极寒冰眼下的冰室,镶在洑祾宝剑之上。另有十几株精挑细选的兰花被封入冰剑之内。

    有传说称,如此铸造是为了表明:想要拥有此剑者,若是男子,必要有铮铮铁骨,赤子丹心;若是女子,必要冰清玉洁,蕙质兰心。

    洑祾剑柄是冰霖用她特质的紫水晶制成的,实用又美观,而关于冰霖当初为什么要选用紫水晶造剑柄众说纷纭:有人说只是为了美观,有人说是冰霖对自己铸剑技术的挑战,还有人说紫水晶代表着奇迹,冰霖虽然布下重重难关,却也希望会发生奇迹,有一个令她满意的人取走她的剑。

    洑祾的剑鞘最是精美,材料是秘银,镂空镌刻着鸢尾花图案,还镶有一颗海蓝色圆润饱满形似水滴的珍贵钻石,是冰霖以身犯险、九死一生才得到的珍品名钻“海神之泪”。如果这些传闻全都是真的,那么,能够得到这把冰霖耗尽毕生之力所铸之剑的人,真的是非常得幸运之神眷顾的。

    “希望那个福泽深厚的人,就是我。”冰兰心想。事到临头,她竟奇迹般地不再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她甚至异想天开地觉得:或许自己真会成功呢?

    很快便来到了极寒冰海,一阵阵刺骨寒流击打之下,就算是服了卿羽的燚血丹,众人也很快被彻骨寒冷打透,有些瑟瑟发抖起来,鲨鱼也冷得不愿再前进了。

    但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好戏”还在后头呢!极寒冰眼位于整个极寒冰海的最中心,一行人刚刚行了路程的三分之一,就遇到了一阵狂风巨浪。冰冷的海水开始剧烈翻腾起来,一股股冲力极强的水流像一只巨大的手掌,不费吹灰之力便肆意拍打着众人,把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

    疾风巨浪汹涌而来,铺天盖地席卷众人,冰兰在水中被翻来覆去折腾得头昏脑涨,感到一股窒息似的刺痛涌上肺部,她开口想要叫喊自己的伙伴,却吸入了一口寒风,顿时打了个冷战,感到一阵寒冷将自己淹没。

    不行!她还没有见到传说中的洑祾宝剑呢,怎么可以放弃?她在风暴中费力地睁大了眼睛,叫喊着伙伴们的名字,拼命划动四肢向他们靠拢。当她的力气快要用完了的时候,苏慕终于游过来,一把将她拉到他身边,两人紧靠在一起。

    哈喽!!!大家好!!!端教主来啦!!!今天,是你们的《冰惠兰心》恢复每日一更的第一天,你们开心吗!!!??????^_^ ^_^ ^_^

    很喜欢今天的内容,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呢???好啦,感谢你们的“围观”!!! !!!^_^ ^_^ ^_^ 拜拜!!!!!!!!!!!!!!~~~~~~~~~~~~~~~~~~~~~~~~~~~~~~~~~~~~~~~~~~~~~~~~~~~~~~~~~~~~~~~~~~~~~~~~~~~~~~~~~~~~~~~~~~~~~~~~~~~~~~~~~~~~~~~~~~~~~~~~~~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