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说好的三国呢 > 第八章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

    第八章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

    ......

    “幸得识卿桃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

    他叫睚背。

    本是一个刺客。

    他这一生最大的对手叫王越。

    那是一个剑客。

    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客。

    他二人交手数十次,未尝分出胜负。

    然而,不分胜负,便是睚背最大的失败。

    他带着他的那口锅,远走他乡。

    一路走到了西平,到了羌地,路过小月氏一族,最终到了敦煌。

    然而,可笑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刺客......

    的脚步停下来了。

    不是因为遇到了对手,而是因为他瞧见了一个女人。

    一幅画中的女人。

    “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那敦煌,还没有壁画。

    至少在三国时期,这些是不应该出现的。

    可是这是一款游戏。

    它的出现都在理所当然当中......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

    如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即整个唐代,敦煌飞天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飞天是如何产生的?从北凉、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历经近1000年。

    隋时期的飞天最具艺术创造,基本为中原式女性造型

    隋朝立国短短三十余年,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均崇圣佛教,在这时期佛教如日中天。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建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这座历史遗迹中最闪光的一部分。此时敦煌飞天数目骤增,满窟皆画飞天,敦煌飞天艺术出现高峰,与朝廷大力倡导画飞天也有重大关联。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飞天,他在宫中曾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飞天”,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飞天,经过机械传导,飞天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

    隋代敦煌飞天的绘制达到鼎盛。飞天不仅绘制精美,色彩斑斓,而且无拘无束,任意飞翔,表现出一种动感和生命的活力,已完全摆脱了西域画风的影响,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飞天创作生动,布局多为群体,首尾衔接,各有姿态。飞天基本上为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长;或丰肌丽质,婀娜多姿,眉宇含情。飞天的动态多变,俯抑斜正,腾飞俯冲,不拘一格。有的洞窟四壁,环窟绘带状飞天一周,有天宫栏墙纹为界线,以飞天代替过去的天宫伎乐,如莫高窟244、390窟,这是隋代飞天变化的特征。还有一种特殊形态,莫高窟276窟有反弹箜篌、飞天一身,在莫高窟反弹琵琶图形甚多,反弹箜篌仅见此例,反弹乐器有悖于人体自然规律,实属想象中的艺术造型。

    隋代的飞天表现形态丰富,绘画技法日臻成熟,造型不以线为主,而是线、色并用。大量用颜色铺排,色彩浓重,效果极其强烈。加之飞天多用几种色彩排列出火焰纹样衬托,显得光辉烂漫,极富想象力。飞天群体构图,使人感到隋代的洞窟琳琅满目,确是飞天的世界。

    藻井外以莲火焰摩尼宝珠为中心,一群飞天在天流云中穿行,姿态潇洒不拘于形式。造型显出世俗化,有的梳双髻像少女,有的穿右袒袈裟似比丘,服饰有长裙、袈裟、裙围、长脚裤,多种多样。

    飞天在火焰纹背光上方的三角形空间飞行,袒裸上身。有的捧盘供养,有的弹奏箜篌、琵琶、吹横笛和笙,有声有色。画法是用粗重的黑线勾出面部,头发和宝冠并不用粗线勾勒,形成奇特画面效果。

    飞天头束双髻,背身弹箜篌,动作写实,飘带飞扬,形象潇洒。敦煌壁画中背身弹奏箜篌的图象仅此一例。

    宝盖一侧的飞天,头戴宝冠,隆胸细腰,有女性身材特征,手捧莲或盘散,凌空在祥云中盘旋,自由翱翔,色彩艳丽热烈。在龛顶描绘众多的飞天是隋代洞窟的特点。

    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这款游戏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达。

    ......

    他就那样看着,他不知道眼前这些壁画背后的文化背景到底有多深厚。

    他只知道——

    他爱上了画中的一个女子。

    仅仅只是一个画中的女子......他却爱上了。

    放下了所有的刺客的担负,他坐在那画前,不晓得有多少时日,一动不动的看着那画中的女子。

    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和设定。

    这一点,连游戏都诧异。

    因为它忽然发现——

    这个刺客,这个名叫睚背的刺客已经脱离了它的控制。

    那么面对这个角色的便只有一个结局——

    被清楚。

    也是在这时候,黄四郎找到了他。

    在酒泉附近的敦煌石窟当中......

    他已经和黄沙融为一体,若非是间断传来的喘息声。

    恐怕没有人会注意到他。

    黄四郎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出了很高的价钱让睚背出山,却都被拒绝之后。

    他注意到睚背所瞧见的那个壁画,瞧见了那壁画中的女子......

    黄四郎顿时明白了他。

    他骗了睚背:“我见过这个女子。”

    睚背诧异的看着黄四郎。

    他虽然丧失了理智,却还知道眼前这女子只是画中人。

    但那黄四郎说道:“只要你帮我杀了一个人,我便告诉你她在哪儿?”

    睚背犹豫着。

    他看着画中的女子,即使明知道这是一个骗局。

    可是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然后说了一句:

    “你让他过来吧!”

    过来?

    何意?

    身为一个刺客,不应该去直接找对手,然后想办法刺杀对手吗?

    可是听睚背的意思是——

    他要让成南到这里。

    然后在这里,当着那壁画的面,杀了那个人。

    当真是疯了。

    “那人很厉害。”黄四郎说道。

    “我也很厉害。”睚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