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献身大农业 > 第六十八章 通电
    ();

    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这是周向南回来后一周以来的天气。小四已经让褚长带了一个电风扇过来,就等着拉电线了。好在施工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总有完工的时候,今天不知道电力局和邮电局是不是约好的,线子一起拉到了这边,电线和电话线一高一低,过周向南家门而不入,直接往大队部通去,这是主线,不过这最后几百米上午半天就拉完了。

    田里又快干了,这几天周向南正和沈冬兰也一直在车水,今天下午就没再出去干活,在家等着双通。下午电力局的人就把周向南和吴翠锦家的电都接上了,屋里的线都帮忙简单布了一下。

    小四听他们聊天才知道,他们这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尤其是邮电局的,他们就这一个施工队,负责全区的安装工作,周向南家也是打了招呼才优先考虑的,不然慢慢等吧。

    周向南家里早就涌满人,争相见证这乡村第一亮和第一响,但让他们失望了,电灯电话还得等一天才能用。院子里的人又涌入吴翠锦家,都去看他家接线入户。

    说来可笑,离小四家近的家庭可以共用一个变压器,但离得远的就觉得不划算了,毕竟支线的电线都需自费,电力局不管,小四家更不会管,居然有人找上周向南,拐弯抹角的表达出再给大家安装一个变压器的意思。

    小四知道后都气乐了,还真有脸皮这么厚的,什么都好意思说。要这么说的话,从公社拉过来的这一路线有十几里,要是大家都这么想,他得搭多少变压器进去,怎么不让他把电话也配了呢。典型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有时小四会有走错时空的感觉,他对这个时代的印象一部分是来自于后世的文学作品,文字里的描述都是朴实、热情、好客、无私等等正面的词汇;还有一些则来自于年龄大一点的人,他们在后世会经常把当时和八十年代相比,总说社会变坏掉了,人也变坏了,言外之意是八十年代的品质是好的。

    小四居然都信了。

    第三天中午,白炽灯突然闪了几下,亮了!

    通电了!

    白炽灯的光芒并不显眼,在白天更显微弱,但这是小四带给农村的第一个看得见的变化,意义非凡。

    小四坐在电风扇下终于惬意了一点,他已经思考什么时候去省城买日光灯了。

    周向南想把电视打开看看新鲜,他早就等得心痒。小四不答应,他还没顺过气来,电视一开就别想停下,招惹一大堆人来看着也心烦,先等等再说,最起码得等自己心情舒畅了。周向南不再坚持,想想也是,他也被那些人弄恶心了,自己家的东西自己都做不了主。

    电话是又隔了一天才通上的,周向南拿着话筒不知道怎么弄,小四也不懂,研究一会儿才试着拨了四个数字,这是褚长在渔网厂的电话,估计他现在也不会在。周向南拿着话筒离耳朵老远,生怕里面会钻出什么东西似的。

    电话响了十多秒也没人接,周向南正要挂掉,电话突然接通了,褚长居然在。

    周向南不适应光听声音却不见人,所以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平时都不一样,有点绷着的感觉,简单跟褚长聊了几句,并把电话号码告诉他后就赶紧挂了电话。

    有了电话就方便多了,不是特别重要或者不需深谈的事情通过电话交代一声就可以了。褚长这几天还会过来一趟,接周向南去见王教授介绍的那个人,希望能尽量说服对方。

    对方是国营农场里负责猪场的,技术水平一般,但在管理上有些手段,王师道去对方猪场搞研究工作,跟他有过不少的接触,对他也是比较推崇。

    刚吃完中午饭,吴景白来了,手上拎着一床草席。后面跟着吴翠锦夫妇,吴翠锦则拎着一个筛子形状的东西,李春芳则抱着吴晓。

    “阿伯跟翠锦找向南谈事情,我带吴晓来凉快凉快。向南,你能不能跟三叔讲一下,我家也买一个电扇,有这个吹着,夏天就好过多了,小孩子身上也少长点痱子。”

    吴景白家老爷们性子比较静,话也不多,李春芳的性子算是泼辣的,还没进门就喊上了。

    “照!哪天上集我跟三叔讲一下。”这点小事不在话下,其实不用周向南传话,吴家直接去一个人找周广汉,他肯定也会帮忙,两家的关系在那摆着呢。

    自从有了风扇,一家人也不用在大门那里等候自然风了。虽然比不上空调时代,但小四暂时也满足了,一步步来嘛。

    大家在堂屋坐下,吴翠锦先把筛子端起来让大家看。

    “向南,这是上次褚长交代后我准备的,你看看怎么样?”

    小四一瞧,顿时惊为天人,筛子是竹编的,里面居然有凸出的一龙一凤,神态生动,栩栩如生,这是取龙凤呈祥的寓意。这个物品只是筛子形状,并不是筛子,因为没有筛眼。龙凤和筛子一个颜色,都是竹子原本的颜色,不注意还真容易忽略里面所包含的精湛技艺。

    吴景白也把草席展开了,这床草席的做工很好,看得出也是选择的是上好的席草,精心编织而成,这也不算什么,大部分织草席的人家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不同的是这床草席上面还绣了图案,一对彩色的鸳鸯,也是惟妙惟肖,而且鸳鸯的表情还有点拟人化,看起来让人感觉像是一对谈恋爱的小情侣,这可以做摆件了。

    小四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实力!放在后世凭借这手艺绝对能大红于网络。以前小四只见识过吴景白一家编织生活用具时的精湛手艺,现在才发现,在工艺品方面他们也不差。

    “老叔你们的手真是巧。”

    “向南,我那天听褚长的意思要是找到路子那需要的量也不会小,我们这一片会这手艺的人还有不少,到时候你可以去找一下,他们肯定也愿意干。”

    周向南和沈冬兰应该以前见识过他们的技艺,此时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异。周向南一直感觉这事不太现实,本省之外还有多少省都没弄明白,就想把这些东西卖出国又谈何容易,再说了他也没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稀罕的。

    “老叔、翠锦,你们拿过来的这两样东西我也不太清楚怎么样,褚长这几天就会过来,到时候你们跟他讲,我跟他商量过,要是成了咱们就一起干,你家就别做渔网了,这个比渔网赚钱,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做。”

    “行!我们平时也就卖一些筐筐篓篓的,不值什么钱。你们弄肯定比我们弄得好,那就让褚长看看,有什么要求我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