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 > 第9章 大学生成了金矿保安
    ();

    生命中最值得荣耀的,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在每次失败后都能勇敢地站起来。

    ——纳尔逊·曼德拉

    约翰内斯堡面积约269平方公里,是南非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金中心。它位于南非东北部瓦尔河上游高地上,海拔1754米,人口约200万,半数以上是黑人。

    约翰内斯堡在恩古尼语中,被称作“伊高比”,意思是“黄金”。1886年的一天,一个名叫乔治·哈里白人在约翰内斯堡北面的一个农场散步,忽然被一块露出地面的石头绊倒,这是一块金块。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来此淘金。随着涌来的淘金者越来越多,这里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聚居地,后来渐渐地便形成了一个城市。

    约翰内斯堡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地方,在这里,失业率达到了40%,失业大军中绝大部分是教育程度底、缺乏技能的黑人。由于这些黑人们无以为生,便开始抢劫、偷盗、绑票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非加入英、美的反阵营。由于工业基础雄厚,南非成为反阵营国家重要的军用物资生产基地,订单雪片似地飞来,经济形势大好,黑人劳动者潮水一般涌进城市。

    同时,南非政府还需要12万黑人在军队中担任杂役、雇工和保安等职务。他们没有资格拿枪,只有一杆长矛。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黑人觉得自己成为了反对和种族主义的一份子。

    但是,黑人的涌入让当地的白人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而事实是,在约翰内斯堡的黑人,一直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在矿洞中做着危险而又辛苦的工作,工资却少得可怜。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黑人因肺结核和矽肺而死去。

    在约翰内斯堡,种族隔离政策非常严格。在金矿里工作的黑人矿工们,食宿都是封闭式的,他们睡在粗糙的水泥床上,伙食很差;他们不允许带家属,也不允许与外界城市来往;出门只能乘坐允许非洲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背地里,黑人矿工还会遭到白人管理员的殴打,甚至被殴打致死也无人问津。

    一位曾经造访过约翰内斯堡的美国记者回忆他看到的一件事:

    我曾经看见一个孩子因为偷了钻石而遭受35下鞭打。他勇敢地挺着身子站着,一丝丝绽破的肉挂在背上,大滴大滴的血沿着他的大腿流下来。皮鞭鞭飕飕地响,向他的肩膀抽去。他的那双大眼睛布满血丝,嘴唇战栗不停,两只手痛苦地扭曲着。然而他仍然保持着沉默。直至鞭子抽到第30下时,他低沉地呻吟了一下,便晕倒了。每逢遇到这种场面,在周围观看的黑人就会非常激动。他们咬牙切齿,用带着威胁的眼光注视着执法官。我常常想,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对他们的主人们报仇雪恨。

    曼德拉和佳士提斯来到约翰内斯堡后,很快就被这座城市的光怪陆离吸引了,这里巨厦林立,娱乐场所光影缤纷。曼德拉回忆说:“那天晚上,10点钟左右的样子,我们到了约翰内斯堡。迷人的灯光从四面八方放射开来。对我来说,电总是神奇而奢侈的,而这里却是电的世界、灯的海洋。看到从孩提时代就听说过的这座城市,我特别激动。在这里,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孩子可以一瞬间变成一个千万富翁。我想起了在割礼期间祭司给我讲的一个故事:‘那里的楼房高得让你看不到楼顶;那里的人讲的语言是你从来没有听过的语言;那里到处都是豪华的汽车、漂亮的女人和横冲直撞的魔鬼。’这是一座黄金之都,我很快就要在这里安家落户!”

    佳士提斯很快就在金矿上找到了一个文员的职位,然后又说服工头皮拉索给了曼德拉一份卑微的工作——矿区保安。那时候,曼德拉一身行头是这样的:“很快,我作为一名值夜班的金矿保安开始工作。矿上给我发了一身保安服、一双皮靴、一顶钢盔、一台闪光灯、一个哨子和一根圆头木棒。工作很简单:站在上面写着‘注意,当地人从这里穿过’的警示牌的矿井入口,检查每个从这里出入的人是否有通行证。”

    在这里,曼德拉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每天都向工友吹嘘自己如何聪明,如何有本事从部落出逃,如何幸运地得到工头的赏识……他早就将摄政王当年告诫他的“如果让你去挖矿,你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训条抛诸脑后。

    终于,两人的身份被皮拉索知晓了。皮拉索找到他们,非常生气地说:“请你出示摄政王让你们来工作的证明。”佳士提斯只好硬着头皮说说:“摄政王已经将证明寄过来了,只是暂时还没有到达这里。”皮拉索骂道:“你们两个小骗子还在撒谎!我已经给摄政王打了电话,他让我把你们抓回去。我已经买好了火车票,明天就送你们回家!”

    佳士提斯反驳道:“你只是我们的雇主,你没有权力为我们作决定!”皮拉索恼怒之下,将两人赶出了办公室。

    离开了金矿,两人再次沦落到露宿街头的地步。为了找一份新工作,他们还得去找摄政王的朋友帮忙。他们想到了当时非洲人国民大会的主席——阿尔弗莱德·舒玛医生。舒玛是约翰内斯堡少有的黑人医生,他和摄政王相识多年,在约翰内斯堡很有影响力,为人也极其古道热肠。他热情地接待了两位年轻人,对他们说:“我和你们的工头皮拉索是老相识,我给你们一封推荐信,你们继续去皮拉索那里工作吧!”

    两人忐忑不安地拿着信,又回到了皮拉索的办公室。当皮拉索看到他们时,愤怒地喊道:“你们两个小骗子,又回来干什么?”

    佳士提斯理直气壮地说:“是舒玛医生让我们来这里工作的,这是他的推荐信。”说完把信放到了桌子上。

    没想到皮拉索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把信扔到了地下,冷冷地说:“像你们这样的骗子,我见得多了。想继续留在我这里工作,门都没有!你们赶快滚蛋吧,我不想再见到你们!”

    两人灰溜溜地走出了办公室,来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此时街上灯火通明,喧哗热闹,黑人、白人脸上都绽放着快乐的笑容,可曼德拉和佳士提斯两人就是高兴不起来。无奈之下,佳士提斯决定先独自一个人去城里找住所,让曼德拉随后和他会面。

    曼德拉收拾了两人还寄存在矿区宿舍里的行李,由于行李太重,他让一个叫比吉萨的工友帮忙,两人一起搬着行李箱朝矿区门口走去。经过大门的时候,保安要求他们打开行李箱,进行例行检查。谁知脾气暴躁的比吉萨马上反驳说:“你这不是狗眼看人低嘛!”

    可想而知,这话激怒了保安,保安强行拿过他们的行李箱,认认真真地检查起来。在衣服底下,保安搜出了一把左轮手枪。曼德拉和比吉萨刹那间傻眼了。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一个黑人私藏武器,是很严重的罪。保安马上吹响口哨,无数的保安跑了过来,将曼德拉和比吉萨抓了起来,扭送到附近的警察局。

    曼德拉向警察解释,说这把手枪是父亲留给他的遗物,跟比吉萨毫无关系,他只是来帮忙拿行李的。警察听后,马上释放了比吉萨,但曼德拉却因私藏武器而被告上法庭。警察告诉他:“你必须在下周一上法庭应诉,否则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将由你自己承担。”

    到了周一,曼德拉果然如期来了。在法庭上,曼德拉运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他缜密的思维和雄健的口才征服了法官,最后法官决定只给他一个警告。

    也许正是这件事情才让曼德拉感到了懂法的重要性,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