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唐丑妻 > 第七章 大唐数学课
    ();

    吃过午饭,叶秋就坐在学堂里面,呆呆的看着破庙。老久失修,但是还是挺干净的,不知名的神像,依稀可见往日的昌盛。

    穿越一遭,不知道能不能留下点什么,难道也如这个神像一般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么?

    其实叶秋想和很多,其实不得不承认,叶秋当时听到夫子的话,有些心动,当一个大唐的官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貌似也挺不错的。至少自己过得潇洒,毕竟不知道回不回得去。

    再者,是关于苏雪的问题。

    美色,又有哪个男人不喜欢呢?显然叶秋也是。他不是圣人,也不是清心寡欲的佛门中人,他不会去压迫自己,更多的是随心所欲。

    但是,他很喜欢,喜欢这样温柔的妻子,处处为自己着想。尽管外貌不是很好,但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倒也还算可以,只是过于消瘦。但是叶秋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样的女子在后世可是一辈子也求不到的。

    是的,叶秋是有些大男子主义,尽管苏炎很漂亮,但是叶秋只是觉得漂亮而已,并不适合自己,鞋大鞋小,穿在自己脚上,自己明白。

    想通了这些,叶秋看着神像:“人总要有老去的那一天,神也一样啊”。

    虞世基出门听到叶秋的话,愣住了。

    “人会老,神也会老,老啊!老了啊!啧啧,叶秋,有些事由不得你了”思索半晌之后,下了个决定,就是这个决定让叶秋安稳的生活得以破灭。

    ……

    用水洗去三字经,新写上一部乘法口诀,还是三角形,很尖锐。叶秋很是满意,尽管学生们看不懂阿拉伯数字,但是叶秋并不在意,他们还小不是么?

    是的!叶秋打算教数学,这个万金油的学科,学生们一辈子都会用到。

    “诸位,以后每日下午,我们学习数学。何为数学,数学是让你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工具,怎么样,想不想学”。

    “想!”很显然,这样的诱惑对于儿童而言是巨大的。

    只有消失了一中午的夫子,坐在后头,直摇头。

    “学习数学,首先我们要学习数字,这是一种对文字的简化,起源于古印度,我们暂且叫他阿拉伯数字,具体由来我日后会给你解释……”

    叶秋从数字讲起,再到乘法口诀,学生们倒也比较感兴趣,讲起来倒也快。

    起初虞世基但不是很在意,只是认为叶秋在胡闹,倒也随他去了,但是到了后来,他就发现了这个学问的重要性。

    在放学后,虞世基拉着叶秋,急匆匆的回到自己的小屋中,那快速的步伐,完全不像一个行之将朽的老头。

    “你这门学问从而来?”夫子看着叶秋:“不要骗我!”。

    叶秋没有想到这老夫子反应这么大,,三字经都不见你这么激动的。便想拨开夫子的手,很凉,也很硬。

    “好吧!我说!”见此,叶秋也只能瞎掰了。

    话说,我自幼和师傅住山野,学习百家之绝学,可惜天资愚钝,只学到师傅的三成本事。具为师所言,其先祖们曾著作《山海经》,可乘铁鸟而周游万国之中,上至九天,下入九幽,识的天地之变化,懂万物之更本,悟生死之轮回,但是终究是凡尘俗子,终究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后言:天地之大,非尔等蝼蚁岂可揣度之。随郁郁而亡,有恐后人将其天地造化之术传于世人,引世人与水火之中,便焚烧典籍,归隐山林之中。

    ……

    虞世基指着叶秋道:“黄口小儿,满口胡言”。

    夫子人老成精,哪里是这么好骗。

    “小子所言,句句所实”

    “回去吧!记得将那些术数之法写下来,此乃是利天下的大事,你不能有任何私藏”夫子看着叶秋低眉顺眼的样子,到时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数学这件事,叶秋是本来就不打算私藏,毕竟数学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叶秋也打算看看自己能不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如果能,就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不能,就是单纯回到古代,做什么都不会影响到历史发展的。

    吃过晚饭,房间里,华灯初上。

    “夫君!”

    嗯?

    苏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叶秋倒是笑了笑:“说吧!何是”。

    “夫君可想入仕为官,以夫君的才华,定可大有作为!”。

    叶秋一把搂过苏雪:“可是听谁说了什么?放心,为夫并不想去当官,那不适合我”。

    见此苏雪有些话到了嘴里又不知道怎么说。

    叶秋今天还要将数学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很麻烦啊!从哪开始写呢?数学体系那么大,一辈子也写不完啊!算了就写点简单的,顶多到初中就行了。

    反正又不是编书,光写定理就行了。

    一遍,苏雪安静的为叶秋研磨,呆呆的看着叶秋。

    等叶秋写的手发软,就打算下次在写,回首看到苏雪已经趴在一遍睡着了,安静的像个婴儿。

    “傻丫头!”

    叶秋抱起她,来到床上,这时苏雪醒了:“乖!睡吧!”。叶秋倒是倒床就睡了,只是苏雪竟然有些失眠了。

    上午,叶秋还是开始检查三字经的背诵情况。

    之后有慢慢的和他们讲解其中的意思,不时的和学生们开些小玩笑,课堂的气氛倒也融洽。

    坐在后面的虞世基,不时的点点头。

    晌午,安静的村庄来了一队人马。

    为首一人,约莫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衣着华贵,一看就是达官贵人到此。身后是个中年男子,长须带冠,有股官微。

    “殿下!此处倒有一处寺庙,可要进去看看!”

    “看看吧!加上此处应该快有三百多处的寺庙了吧!”青年男子想了想:“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不必称呼我殿下了,叫我高明吧!”。

    中年男子思索了下,便点了点。

    “咦!这乡野之地居然还有书院”青年男子看到叶秋的课堂,那些数字,有些好奇,:“房大人,可曾识的此字”。

    “这倒是没有见过,不如我们先听一听如何!”。

    其实屋外的几人,叶秋一早就发现了,但是没有管,也许是哪家的豪门子弟到此处游玩而已。

    “同学们!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一间屋子中有十一盏灯,都是亮着的,那么熄灭四盏灯后房间还有几盏灯啊!可以加分欧!”

    “7盏灯”

    “7盏灯”

    “还有其他答案么?答对了可以加分的偶!”叶秋好笑的看着这群孩子。

    “11盏”铁牛突然想到了什么。

    “不错,加一分”。

    其他孩子万分的懊恼,只有铁牛美滋滋。

    窗外的几人,先是一愣,随机恍然大悟。

    少年也被耍了一道:“哼,晃人试听而已”。

    “下面是道思考题,请问从一加二加三加四一直加到一百是多少啊!这道题答对了加两分欧”

    叶秋知道屋外的几人,并非普通人,就出了比较难得题,先考考他们。

    虞世基老头一直在假寐,仿佛谁也没看到,一副乡野糟老头而已。

    屋外的几人,思索的半天。

    “房大人,你可知道答案!”青年实在是懒得算了,打算直接问中年官员。

    “此乃数数之学,我一时半会也是难以得出结果的”中年官员有些不好意思道。

    “我知道了,是五千零五十”答上来的还是铁牛。

    “好,你上来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叶秋倒有几分意外的看着铁牛,没想到他算的这么快。

    ……

    只剩下,窗外几人面面相觑,自己居然比不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老脸往哪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