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月下太白 > 第一百零九章 萧统
    ();

    却见密林边缘,一道壮硕身影提着三只野兔走了过来。

    正是打猎归来的落星会西潘潘主,谢初三。

    “哈哈哈……两位姑奶奶,你们有口福了!”

    苏太白哈哈一笑,站起身来,与谢初三一道,走向河边清理野兔肉去了。

    哼!

    如月小公主恨得牙痒痒!

    敏儿公主莞尔一笑。

    她当然不是想问出个所以然来。

    几人相处久了,敏儿公主发现,苏太白与如月之间的情,更多是蕴含在这种嬉闹之中。

    永乐公主如月,就像是个顽皮的孩子,总会给苏太白找各种小麻烦。

    而苏太白呢,不自然地让自己显得愚钝蠢笨,任由如月小公主捉弄。而事实上,这便是他对永乐公主如月的百般宠爱。

    说心里话,敏儿公主很羡慕这一点。

    近朱者赤。

    她不自觉地便学起了永乐公主,也跟苏太白开起了玩笑。

    只是这个玩笑有些突然,也有些难度,着实把苏太白给吓住了。

    “苏大哥,我们为什么不进那光城县城啊?”

    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烤兔肉,如月小公主问了句。

    昨日苏太白将如月几人暂时安顿于此之后,便一直没有再靠近光城县半步。

    苏太白翻转着手里的烤兔肉,开口道:“可不要小瞧那玉面小飞龙。”

    “此人名声在外,人都以为他不过是个酒色之徒,其实不然!”

    “他颇有城府!”

    “看似他不住在城内,可是,城内的一点一滴,怕都逃不过他的掌控。”

    “我们这一行人,进入那光城县城,必然会引起他的注意。”

    “打草惊蛇可就不好了!”

    说着,苏太白将又一串烤好的兔肉递给了林风之女,林秀娥。

    林秀娥接过来,给自己父亲送了过去。

    上好的金疮药敷在伤口上,几日下来,林风背部的伤处已经结了血痂。相信,不日便可痊愈了。

    “谢藩主已经打探过了,那沉鱼谷已经被屠戮殆尽了。”

    如月等人闻言,不由地吃了一惊。

    尤其是林风父女,更是不由自主地相视一眼。

    这个苏太白也太狠了点吧?

    昨日与那个行踪鬼魅的青年离开,就是去灭了沉鱼谷?

    而且就两个人?

    父女二人心底着实有些发寒。

    苏太白不知道众人所想,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而幕后指使者,想必便是那玉面小飞龙!”

    嗯?

    几人又是一愣。

    “这玉面小飞龙也是个狠角色!”一旁的谢初三说了一句。

    苏太白闻言,点点头:“嗯,真像啊!跟那小子一个秉性!”

    苏太白的话,众人不明所以。

    但苏太白一副沉思样子,并没有解释的意思。

    等他到了,再做定夺吧!

    ……

    京城。

    北门。

    在两队军士的护卫下,一辆马车缓缓出了城门,朝城北行去。

    马车车厢内,有一老者安坐其中,正在闭目养神。

    老者,正是吏部尚书,沈休文。

    沈尚书此行目的地,便是距离建康城十里远的古玄圃。

    那里,住着一位身份地位不一般的人。

    今日一早,一则消息从那古玄圃传回了尚书令沈休文的耳朵。

    这让沈尚书感到很不安!

    他不得不亲自走这一趟。

    一路上,沈尚书都在调整情绪和心态,尽量让自己平静一些。

    终于,到了。

    古玄圃占地颇广,内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硕大的湖泊,占据了整个古玄圃近一半的面积。

    古玄圃外,早有侍卫走上前来拦住了马车。

    得知来人是吏部尚书沈休文之后,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去通报了。

    很快,里面传来了脚步声。

    “老师,您怎么来了?”

    一个声音老远传出了门外。

    尚书令沈休文闻言,迎上前去,见到来人,屈膝便拜:“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原来,住在这古玄圃的,正是当今太子殿下,萧统。

    太子萧统相貌英俊,仪态优美,行止间,颇有风度。

    见到自己老师尚书令沈休文行君臣之礼,赶紧上前双手搀扶。

    “老师,您不必如此!快请进!”

    说着,拉着沈尚书的手,将其请进了古玄圃大门。

    “老师,您怎么有空来我这?”一边走,太子萧统一边问道。

    沈尚书哈哈一笑:“太子殿下日夜操劳,编纂《文选》辛苦至极!老臣过来看看,也是应该啊!”

    太子萧统从小便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有过目不忘之能。常常引纳才学之士于左右,与之讨论文籍、商榷古今。

    几年前,更是发起了收录历代诗文辞赋的行动,并编纂成《文选》。

    如今,这一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太子萧统闻言,也笑了:“老师您净会取笑于我!”

    “老臣不敢!”沈尚书赶紧否认。

    看得出来,沈尚书与太子殿下关系颇密切。

    虽是君臣,但更是良师益友!

    二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一座木楼的二楼阁楼上。

    站在阁楼向外望去,一片心旷神怡。

    沈尚书站了一会,才坐到了座位上。

    “老师每次来,都会站在我这阁楼上远眺。却不知,您老在看些什么?这周围也没有特别的景致啊!”

    太子萧统一边亲自为沈尚书斟茶,一边开口说道。

    沈尚书闻言,叹了口气:“老臣也想来太子殿下您这古玄圃,做一文人学士,助太子殿下编纂《文选》啊!”

    太子萧统听了,了然一笑:“老师,您是了解我的。朝堂之事,可不是我平生之愿!”

    “而眼下之朝堂,父皇可少不了您这位股肱之臣啊!”

    太子萧统为人仁厚,性情纯孝,不喜宫廷争斗。

    来这古玄圃,一来是编纂《文选》,二来便是回避宫廷争斗。

    若不是觉得于情于理不妥,他甚至难保不会舍弃太子之位。

    听了太子萧统所言,沈尚书叹了口气,没有解释。

    自古太子之位,立长不立幼。

    萧统作为长子,成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日后更是会荣登大宝,成为一国之君。

    可偏偏,他没有一颗帝王之心!

    这个暂且不谈,但他实在不该,做那样一件事啊!

    沈尚书端起茶碗,与太子萧统一礼,抿了一口茶水。

    “太子殿下,您是不是喜欢上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