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诸天万界我为君 > 第一零九章 市井胜处有缘人(上)
    ();

    “臣,陈方舟求见陛下。”陈方舟跪拜于赤阳金殿之前,此时的他一身一品神官的袍服,虽只二十余龄,但却已见大臣气度。

    话语方落,他便听的微风拂来,却是不知道何时面前的这十二扇高有千尺,雕龙画凤的楠木大门已经依次洞开,只见里面帷幕重重,仙光逸流,香云阵阵,真是一处堂皇所在。他趋步而入,也不敢使来法力,若按照他的速度从殿门到云床所在的宝亭怕是要用去半个时辰,李玄业皱了皱眉头,伸手一递,陈方舟便感到眼前一晃,就来到了宝亭之下。

    “你上的奏本本座已经看了,立部分司之事不待着急。眼下本座要出游东海,尔等之力还是落到守护门户上为妙。”

    陈方舟正要答应下来,李玄业却忽然心血来潮,察觉到必有古怪,便左手一抬止住了陈方舟,另一边右手运起法力,掐指一算,过了几个呼吸才道:“琅晴山虽是我的接引道场,但眼下其实只是个道阁的权柄,而且灵空之中日后有小八镇守,此处必是安稳的。你回返之后,把手下事情交给钱江,让他去实际主持道场,官阶上...你等下持我符诏,封他一个雁州提调的名头便可,你还是做这一方接引道场的总都摄。”

    “不过交界过后,你带上章华道他们三人南下,去海州伏波郡豹石岭开一处道阁,这道阁一立,旁人便以为我要将传道重心转到海州上。但其实我另有用处,且梧台辩法未开,也不用过分刺激定法道,所以尔等不用开设多大规模,立下香火便是。”

    陈方舟虽然不明就里,但他心思单纯,并不觉得自己是外放被贬,只道了一声:“遵旨。”

    李玄业如今所设的神司经制,由于如今势力蹩于一隅,所以十分简陋。除了琅晴山道场实际上承担了中枢的责任以外,在州郡县三级上,则只是划分了道阁、道观、道馆三级,而本来在此之上,负责控驭一国的道宫却是罢去未设。而如此道司设置,也是此方世界神道教门最为寻常的构架组织。

    就一般的神道教门而言,地方道司体系乃是传道布教的根本所在,而人道朝廷又被分割的支离破碎,所以往往地方道司拥有的权柄并仅仅拘泥于精神层面或者善堂的功能而已,不仅有制外法权,甚至还有独立的教团兵马可供驱使。

    拥有如此广泛的权柄也就意味着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光是李玄业从前身记忆中所得知的一般成熟的神道教门,仅是在县城道馆一级,就有住持、经主、兵主、八房管事等十几个位置需要玄门之中的修行人物来填充。

    此方世界的人道朝廷在除了正经龙气培养的读书人可以做官之外,还可以收纳在野门派之中有意仕途的修道人物作为员外流,成为官员人力补充。

    宁国便是在文武流官制度之外,另设一路镇守道官体系。之所以不混编一体,将玄门中人彻底化为己用,也是因为宁国王室孱弱,使得五派相当独立,并不愿在朝廷之中,投入太多力量。

    可神道教门却是不成,不管是正经玄门之人,还是受符神官,都需要教门本身从头培养起来,毕竟如果连教义和教门之主的神主都不认可,也谈不上走入人心,传道布教了。

    真阳神教如今不过是草创,眼下李玄业手里总共不过十四位神官。可整个雁州有郡县数十,每处郡县城池哪怕只留一人司理,也根本不够分摊,所以不仅道馆现在是徒有虚名,甚至还有两三处偏远郡城,也无有他的道观,当然更高层级的道阁,也只是虚设而已,由琅晴山的接引道场代行职司。

    实际上,当初前身的神道教门,除非是如琅晴山这种驾驭数国,连通灵空胜境的枢机所在,便是一国道宫也没有几个神官,更别提灵官了。因为受符命官往往都是神君本身亲信,且由于受符命官也要分润信力,所以往往数量较少。

    同时又因为此方世界神道人物虽然能够传授弟子,但却数量大受限制,并不能直接建立道统。想要扩大门下的玄门之士,就需要假借弟子之手开山立派,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因果消弭,但中间也隔了一层。故而受符命官虽然是殿前臣工,但放到凡尘朝廷里,也算是人王亲拔的门生子弟了。

    “你退下吧。”李玄业又跟陈方舟交代了几句,便挥手让他退下。

    等到他下到第三十八重浮空岛屿之后,李玄业这才拿了一个法诀,招来琉璃金光遁,合身其上,便自越过天门,从接引传去门之中,去到了琅晴山处,而后捏了一个隐身法诀,便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遁光一折,便往二万里之外的伏波郡处飞去。

    天光大明,日在中天,晴空万里,只有几片白云浮在伏波郡城之上。

    伏波郡处在宁国海州东南入海之处,西凭豹石岭,南接黛河北靠小扶江,山河秀美,人杰地灵,虽人口鼎盛,仅一郡人口便不下数百万之多,足以比肩雁州甚至还有过之,却是因为这宁国东七州未被兵灾,故而还是一派繁华景象,可谓家家户户丰足殷实,老少男女咸得其乐。

    如今正值春色盛开之时,不仅天光大好,便是城厢之内,诸般草也正值盛开,如此景象似是助长了这满城气性一般,偌大城市似若活了过来一般,充斥着盈盈生机。

    李玄业自穿越而来,五年之内久在北地,如今还没进入伏波郡城,尚在十里之外的龙马驿上,便已经被晃了眼睛。

    龙马驿早年只是伏波郡外一处寻常驿站,但随着这万年来宁国与东海贸易越发发达,这处便渐渐成了伏波郡城西边的交通枢纽,以至于臻至今日人物繁盛。小镇丁口不下五万,说起来比雁州许多郡城都来的繁华了。

    “此番市井气象,真是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觉...”他叹然一声,既是感慨南北不同,也勾起了他一丝乡情回忆,可却在此时,他眉头一动,便忽然听的一串银铃般的声音入的耳朵来。

    “哇!姐姐你看,这些东西簪子首饰好别致啊,亏张老板还说自己家的首饰独步天下,精致绝伦,这里随便一支都压的过去他那镇店的‘芊芊百步摇’去!哼,果然是欺负我从来没下过岛,天天忽悠我!也不知道吃了我多少银子!”

    李玄业随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姑娘上着织金飘雪衫,下穿一条青丝小裙,踩着一双莲子浮浪鞋,年纪看来不过十七八岁,一双眼眸如星如月,灿若银汉。两条远山眉将五官勾勒的恰到好处。而如此仙子般的人物,也正合着她活泼的气性,在一处金碧辉煌的殿阁里叽叽喳喳的大呼小叫着。

    “好一个不施粉黛的真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