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爱情像一场博弈 > 第168章 高处不胜寒
    ();

    “未必!”

    老吴又给出来一个不同的意见,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和高菡难以理解他的言下之意,都看着他。

    “我说的未必,不是你们意味的‘未必’,而是想告诉你们,等待栾宛诗的通知,未必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老吴虽然说话的语气慢条斯理,但话里有话,这是他的习惯。

    “现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情况不明,而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我们还能怎么办?”

    高菡心直口快,忍不住把心里的疑惑说了出来。

    “我们要想办法主动出击。”老吴回答着高菡,眼睛却盯在了我的身上,“…栾宛诗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着抓走一个人,为公司减少损失,而是要混淆视听,扰乱厦门公司正常的工作状态,以便她从中渔利。”

    听老吴说完,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栾宛诗已经掌握了真凭实据,为何还引而不发?这说明,她手上的那些证据,根本就不能让她达成目的。既然如此,那她为什么还倾巢而出,兵至鹭岛?

    一方面,栾宛诗大张旗鼓地调兵遣将,让董事局里的人都以为,她已经掌握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厦门公司,或者说厦门公司的的主管一定存在极其严重的渎职问题;另一方面,从明天开始,全部的稽核人员将会进入厦门公司,进行全面的稽核作业,这样一来,整个厦门公司内,就形成了大军压境,人人自危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又如何来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又如何能确保厦门公司的工作效率?

    须知,现在正值生产旺季!

    显然,老吴已经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思考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栾宛诗这样无中生有、虚张声势的目的,就是要让集团的董事,质疑我对企业的忠诚,动摇他们对我的信任。更要让厦门公司的同事,质疑我的人品,动摇他们对我的服从。

    事实上,栾宛诗的行动,已经初见成效。

    郭董之所以电话询问高菡,却不直接问我,不就是已经在怀疑我了么?而厦门公司内部,高菡与老吴联诀赶来我家,不就说明混乱的局面正在酝酿么?

    “我该怎么办?”我在心里自问。困境重重,而我一筹莫展。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厦门公司都不可以自乱阵脚!”等脑子里稍微清醒点,我突然觉得,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才是关键,至于别的,还是等待吧。

    “菡姐,老吴说的这个很有道理,从明天开始,我们几个人必需小心翼翼,彼此信任,要确保各自分管部门的工作,一如既往地正常进行,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而影响到整个《计划书》的执行。”

    看看高菡,又看看老吴,我慎重其事地嘱咐。

    “嗯!”老吴和高菡同时点头答应着,也都一如我这般慎重其事。

    我很庆幸,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还有这么信任的人,能与我并肩作战。

    “今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就不讨论下去了,你们回去后,也都不要去多想这件事情。该来的都会来,你躲也躲不掉的。”我站起来,竭力让自己的语调很平缓,想让他们紧张的思绪也能如此松懈下来,“…回去好好休息吧,现在正是生产旺季,我们必须心无旁骛,更要顾全好公司其他同事的情绪。”

    “好!”他们也站了起来,像两个战士,异口同声地回应我。

    送他们到小区门口,握手话别的时候,彼此又叮嘱了一回。

    看着他们的车离开,我心事重重。

    进了小区,却不上楼,我转身向休闲区走去,漫步在小区的走道上。

    四月底的厦门,夏的味道已经日渐浓厚,今天下午,明晃晃的阳光一出来,就那么炽热,好在到了夜晚,却温凉如水。

    慢慢地,我开始把自己放空,想象着自己只是这夜空里的一丝气息,一时神游天外,物我两忘。

    一忽儿,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我以为是归亚楠的电话,拿出来一看,不料却是古宇轩。

    “阿伦哥,这么晚还没睡?”电话一通,我不由好奇。

    “睡个鬼哦!…唉,刚刚才忙完。”

    一开口,古宇轩就是一通抱怨。我估计就是平时安逸的日子享受习惯了,现在忙着了,就感觉到了难受。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就是这般道理了。

    “是啊,肯定是千头万绪嘛,…我估计你要理顺这个现状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行。”我能理解他的烦心,也想着帮他把这份烦躁疏导出来。

    新职任命,最怕的就是去“救火”,新的行业、新的环境虽然是一个挑战,但最烦的就是要给出事的前任“擦屁股”,就算你知道他是错误的,也不能全盘否定,言语客气之外,还只能偷偷摸摸地善后!

    “还是你理解我啊!…”古宇轩好像有很多槽点要吐,估计也是缺少一个疏通的渠道。

    “高处不胜寒”,说的就是这个情形。随着职位的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倾诉的对象就渐渐没了,一切负面的情绪,都需要依靠你自己来消化,但喜欢群居的人类,有几个人能真正享受孤独?

    “那你先和我说一些情况啊,让我也有一个心理准备嘛,反正,我也要去的!…”我一边说着电话,一边向偏僻的坛走去,找了一个石墩,干脆坐了下来。

    “我昨天下午才到这儿,人都还没认全。”古宇轩浓浓的港味普通话,让我忘记了栾宛诗带来的冲击,“…今天只是去项目工地转了一圈,走马观而已,但事情却遭遇了一箩筐!”

    听着古宇轩的抱怨,我想象着他的无奈,突然觉得,相比之下,栾宛诗给我带来的问题,未必就比古宇轩现在遭遇的更严重。他的日子能继续,我还有什么担心的?

    不知不觉,我轻松了起来,言语间也就对他多了关心:“是不是需要钱?我明天先转账给你。”

    “不是!…虽然很多事情都和钱有关联,但又都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话里话外,古宇轩给我绕出来一个逻辑性问题了,可惜我还是不清楚具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