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225章 祖大寿的秘密
    朱由检本来是想借尚可喜南下的机会,让尚可喜回到大明,然后收编了尚可喜的军队,同时将尚可喜治罪的。

    但是局面似乎超出了朱由检的判断,首先就是尚可喜部将祖泽清的身份让参谋部犹豫不决。

    祖泽清是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清跟随尚可喜叛变满清,身在京城的祖大寿就受到了牵连。

    虽然多尔衮和皇帝福临都没有大规模治理汉官,但是和叛军直接有关系的官员还是受到了处分。

    其中就包括祖大寿,祖大寿的官职被罢免了,准备发配辽东充奴,毕竟他的儿子祖泽清跟随尚可喜叛乱了。

    李岩随后向朱由检汇报了这个消息,朱由检得知祖大寿被罢官充奴之后,心中也有些忧虑。

    祖大寿虽然是贰臣,但是祖大寿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参谋部在京城的密探。

    当年朱由检南迁之后,并没有放弃对京城情报的收集,朱由检令巩永固部署了一些锦衣卫的密探留在京城,继续探查京城的情报。

    后来李自成败走,满清入主京城,锦衣卫的情报人员侦查到了不少满清的情报。

    但是这些情报都是朝堂外面的情报,对于满清朝堂内部的情报,锦衣卫的密探很难探查到,因为他们伪装隐藏的身份都是一些普通百姓。

    但是朱由检想要得到更多满清朝堂的情报,于是锦衣卫就开始暗中策动一些在满清效命的汉官。

    尤其是那些身份特殊的汉官,他们在朝堂虽然有地位,但是满清权贵根本看不上他们,也不重用他们。

    最后祖大寿就进入了锦衣卫的视野,而且祖大寿随着满清来到京城之后,就回到了当初他在京城的府邸。

    此时府邸已经物是人非了,祖大寿不由的一阵感叹,当年他投降满清之后,他的家室就注定无法保全。

    就在祖大寿感叹不已的时候,之前在祖府的一个家奴出现了,祖大寿立刻认出了这个家奴,两人顿时一阵感叹。

    后来这个家奴就成为了祖大寿府上的重要仆人,也成为唯一一个令祖大寿放心的人。

    虽然祖大寿投降了满清,荣华富贵不缺,可是祖大寿心中非常失落。

    同样是降将的洪承畴等人,热衷功名,但是祖大寿自从投降之后,心中对名利暗淡了很多,也不热衷功名,多尔衮多次想要重用祖大寿,但是都被祖大寿婉拒了。

    失落的祖大寿立刻进入了锦衣卫的视野,当初那个家奴也已经和锦衣卫联系上了,随后这个家奴出面,劝说祖大寿为大明效命。

    一开始祖大寿还非常震惊,但是随着知道真相之后,他选择了默许,但是他没有直接同意为大明效命。

    祖大寿平日里去兵部坐班,很容易接触到满清的军事情报,于是他都会记在心中。

    等到晚上回到府上之后,都会整理记录,然后就放在书桌上面,他的那个家奴就会在祖大寿入睡之后,将书桌上面的情报拿走,交到锦衣卫密探手中。

    于是就这样,大明在满清朝堂有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情报来源,当初桂王作乱的时候,祖大寿将多尔衮按兵不动的情报及时传出来了,让朱由检可以放手南下对付桂王。

    后来张海山焚毁满清科举卷房也是祖大寿的功劳,福临令祖大寿奉命送试题,当时锦衣卫密探正苦恼没有下手的机会,祖大寿得到了进入考院的机会,于是张海山等人就跟随祖大寿混入了考院,最后焚毁了卷房。

    至于在多尔衮和古特氏大婚的时候,张海山和宋赫混入皇城,制造爆炸之后脱身,都是祖大寿在暗中协助的。

    几次重大行动之后,祖大寿已经成为大明在京城重要的密探之一,但是洪承畴的造反,迫使尚可喜也反叛满清,尚可喜的手下祖泽清就是祖大寿的儿子。

    于是京城的祖大寿立刻受到了波及,就是多尔衮也没有吝惜,此时满清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危机,加上祖大寿多次拒绝为多尔衮带兵打仗,看到祖大寿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多尔衮也就不再摆花瓶做面子了,直接罢免了祖大寿的官职,然后将祖大寿充奴,准备送到辽阳劳动。

    祖大寿的变故很快就传到了朱由检那里,朱由检知道祖大寿虽然是贰臣,但是他后来为大明做了不少事情。

    尤其是在朱由检南迁最危难的时候,祖大寿选择了为大明提供情报,这就说明祖大寿的罪孽还不是很深。

    此时祖大寿陷入危机,朱由检也动心了,他还是不想失去这个情报,而且祖大寿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福临非常看重祖大寿。

    自从招祖大寿到身边讲学之后,福临几乎每天都要招祖大寿来讲学,福临非常喜欢祖大寿讲解的历史。

    此时失去了祖大寿,朱由检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大明不会赦免洪承畴、尚可喜之辈,但是祖大寿可以赦免,而且祖大寿非常重要,如果能够继续留在满清朝堂,还是留在福临身边,这对大明非常有力。

    最后经过一番权衡,朱由检下令参谋部暗中策反祖泽清,令他背叛尚可喜,投奔满清,并且将尚可喜和大明密谋的消息告知多尔衮,向多尔衮表忠,这样就可以救出祖大寿。

    参谋部立刻暗中联系上了祖泽清,祖泽清一开始还非常愤怒,但是当得知他的父亲祖大寿已经暗中效忠大明之后,祖泽清彻底震撼到了,但是随后就是满脸激动。

    最后祖泽清决定配合大明参谋部,联系了满清,并且将尚可喜和大明暗中联系的消息告知了多尔衮。

    多尔衮顿时大喜,随后派遣军队埋伏在河间府,准备劫杀尚可喜大军。

    但是因为祖泽清提前逃离后军,被尚可喜发现,最后尚可喜没有去河间府,而知选择了逃往河南。

    至于刘进忠,祖泽清按照大明参谋部的意图,策反了刘进忠,也背叛了尚可喜,但是刘进忠不知道祖大寿的真实身份,他只是大明参谋部的一个棋子,作为搅乱尚可喜的暗中手段。

    虽然没有抓到尚可喜,朱由检内心有些失落,但是看着参谋部的文书,京城的风浪已经过去了。

    因为祖泽清的投降,多尔衮赦免了祖大寿,皇帝福临更是满心欢喜,表彰了祖大寿和祖泽清父子。

    多尔衮这次没有废一兵一卒就收回了保定,虽然让明军劫走了两万多汉军,但是满清也没有什么损失。

    驻守河间府的叶布舒向皇帝请罪,放走了尚家军和明军,但是皇帝福临不宣,多尔衮反倒表彰了叶布舒。

    朱由检合上手中的文书,心中的担忧算是落地了,无论如何,祖大寿保住了,大明就可以继续掌控满勤朝堂的动向,朝堂上面的情报也将源源不断地送到南京。

    “有没有尚可喜的消息?”

    朱由检随后朝着身边的李岩问道。

    李岩立刻说道:“根据在开封密探送来的消息,确实有一队人马进入了开封,后来直接进入了开封内城,就再也没有出来,因为是在夜晚入城,探子没有看清楚入城人的样貌,但是可以推断,尚可喜应该已经到了开封。”

    朱由检听了李岩的话之后,然后讥讽地说道:“这可真是奸臣类聚啊,尚可喜知道吴三桂会接纳他,于是就逃到吴三桂哪里了。”

    李岩随后说道:“陛下,从北面传回来的情报,尚可喜投奔吴三桂,是出自其子尚之信的主意。”

    “尚之信。”

    朱由检随后淡淡地念叨。

    他心中还是有些惊讶,毕竟临危不乱,能够立刻做出决断,也算是才俊之辈。

    同时朱由检也意识到了尚可喜这些就在北方的乱世枭雄,他的儿子们应该也绝对不会差。

    高丽釜山金家的两位公子金明哲和金明浩的名声已经传遍大明了,不仅对大明忠诚,而且还能打。

    还有济南李源的两位公子,也已经来到南京,根据朱由检得到的消息,这两位公子也是人中龙凤。

    山东多次遭受满清入侵,甚至济南府都被攻破过,但是李源和两个儿子在乱世中不仅保住了家财,而且还壮大了李家的名声,这都绝非一般之人能够做到的。

    朱由检叹息来了一声,他随后想到了太子朱慈烺,朱慈烺虽然忠孝,才学出众,但是和这些青年一比,就要差很多。

    且不说在乱世的尚之信和金家兄弟,就是和李源的两个儿子相比,朱由检认定朱慈烺也不及,毕竟朱慈烺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更没有体会到危机生命的时刻。

    所以让朱慈烺在入春之后下南洋,朱由检认为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还是让太子多出去看一看,不要整天在南京城里面待着。

    李岩不知道朱由检为什么叹息,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前的这位大明皇帝的中兴大业已经开启,李岩认为现在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大明的中兴。

    等到大明北伐的时候,李岩知道那时一定是震慑北方的壮举,现在且不说北伐,就是大明对日本的进攻,都已经超越了之前的历朝历代。

    李岩是参谋部主官,他知道对日本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大明帝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运转,此时就在等着入春之后的南风,大明帝国大军将直冲北方,登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