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215章 到处惹事的旗人
    洪承畴不明白朱由检为什么要发行纸币,既然大明的纸币可以自由兑换等价银元,同时钱庄的银票依然有效,那么这种纸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洪承畴的心中,他还停留在传统的宝钞上面,宝钞是取代金银的,朝廷从中可以获利。

    因为止了金银交易,加上印制宝钞的权利掌控在朝廷手中,所以朝廷就可以多印制宝钞了。

    洪承畴不是很明白江南为什么这样做,在略微诧异了一下之后,他还是继续往下看去。

    大明诋报后面的内容多数都是地方政务,其中报道了崇明府一年的赋税突破了一百万两,这个数字不仅令洪承畴惊骇,就是大明百姓看到之后也都震惊不已。

    要知道一个府的赋税能有十万两都是多的了,但是崇明府刚刚设府一年,赋税就突破了一百万两,如果大明治下再多几个崇明府这样的地方,那朱由检就不同为赋税发愁了。

    震惊的洪承畴继续看着诋报下面的内容,介绍完崇明府之后,下面是关于杭州府的消息。

    杭州府在推行土地和商业改革上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治下农奴人口大大减少,自耕农数量增加了五万户,新开垦土地五十万亩,沿着杭州府一直到绍兴一带,全部都是良田。

    洪承畴叹息了一声,他没想到江南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大,当年他也去过江南,江南虽然富裕,但是自耕农数量非常少,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和权贵手中。

    而且这些人往往都不需要纳税,这也是大明为什么没有足够的赋税的原因,而且朝廷收入越来越少。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地主权贵圈占土地,尤其是宗室更是大量圈占土地。

    所以无论江南多么富裕,都是地主和权贵们富裕,普通百姓依然承受着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但是朱由检改变了这一点,现在大明治下的地主和权贵,无论是什么出,只要名下有土地,就要按照法令缴纳赋税。

    而且自从朱由检南迁之后,江南的宗室们都非常老实,原因非常简单,自大明立国以来,皇权能够有如今地位的,屈指可数,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朱棣,如今就是朱由检了。

    面对强权的皇帝,宗室的任何不满和愤怒都被朱由检抹平了,在很多问题上面,朱由检是不容许有质疑的,虽然一些宗室也反对过,但是反对的人都被废除了宗室份,抄没了家财。

    当一个人被抄没之后,余下人的还有些愤愤不平,但是当两人被抄没之后,余下的人内心就开始犹豫了,等到更多反对的人被抄没之后,余下人都安静了,等到那些态度转变的宗室,也被抄没家财之后,余下的宗室们彻底恐惧了。

    这就是朱由检的手段,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面,关乎到大明江山稳定的事上面,朱由检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随后,洪承畴就看到了一个令他感兴趣的消息,在大明诋报的最后,大明参谋部简单地介绍了大明在台湾组建生产团的况。

    参谋部已经在台湾陆续组建了十个生产团,这些生产团主要以开垦耕地生产为主,其中组成人员以流民和战俘为主,还有明军掠夺的高丽和倭人俘虏。

    洪承畴早就听说过大明的生产团,最早是用来安置战乱地区的百姓,因为这些百姓已经处于饥饿的境界,都快要饿死了,更别说恢复生产了。

    而且战乱之后,生产基础已经被破坏,田地荒芜,耕牛早就没有了,农具和粮种也没有,唯一剩下的就是一群马上就要饿死的穷苦百姓。

    于是朱由检就根据况,制定了生产团的生产模式,将人口组织起来,按照编制统一管理,然后集中使用有限的耕牛和农具,这样就可以保证最大化的生产恢复。

    也避免了散户生产效率低下,耕牛和农具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将流民集中起来,便于救济安抚,有利于战乱地区的稳定和恢复。

    这样的生产团最早在北方的山东和江南武昌一带出现,明军在平定了武昌左良玉叛乱之后,在武昌当地收编了大量流民和俘虏,然后安置生产,等到生产稳定之后,再将土地分给他们,让他们成为自耕农。

    后来大明内阁也看到了生产团的好处,尤其是由明军担任组织管理的生产团,生产效率非常高,一般一个生产团只需要一年就可以恢复生产,第二年就可以让百姓成为自耕农。

    这样的效率让大明内阁非常欢喜,于是开始在一些荒凉地方的开发上面大量使用生产团,因为内阁提议由明军担任统领,这样的军事组织管理效率高,而且稳定。

    加上大量战俘被编入生产团,最后生产团的组建就转移到了参谋部,,这些战俘组建的生产团还不同于一般流民组建的生产团。

    流民组建的生产团在耕种稳定之后,就会立刻恢复自耕农的份,但是战俘的生产团往往都会一直按照生产模式管理。

    这些战俘的生产团都会一直劳动,而且在第二年就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可以为府库粮食,毕竟战俘们只需要吃饱就可以,多余的粮食就归于国家了。

    而且战俘的生产团因为管理严格,效率也非常高,平里雇佣百姓修建道路或者水渠,如果交给战俘生产团,效率是普通百姓的两倍,而且朝廷几乎不需要开销,这些战俘生产团一面自己种地,一面劳动修路。

    朱由检非常清楚这些有组织的大规模战俘生产的好处,在后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被德国几乎毁灭了一遍。所以苏联在战后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在战后十余年时间里,都组织了大量的战俘劳动,来恢复战争中被摧毁的苏联基础设施。

    在朱由检的计划里面,大明也需要大量的苦力来从事繁重的劳动,尤其是矿山修路,挖渠,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没有现在机械的况下,大量免费廉价的劳动力是最好的选择。

    在大明南迁之后,明军大力屯田,加上土地改革,废除农奴,增加自耕农数量,废除特权土地,全面征收赋税,还有组建生产团,于是江南的局面立刻发生了改观,大明南迁之后非但没有落没,反倒出现了粮食丰收,这也是朱由检能够稳定南方最重要的原因。

    洪承畴也学习了大明在江南的生产模式,将山西北部匮乏的人口收拢到了代州,然后统一组织起来,将稀缺的耕牛和农具统一分发使用,这才让洪承畴熬过了粮荒,收获了不少粮食。

    但是如今洪承畴要将自己辛苦耕种的粮食拱手送人,此时看到诋报上面的生产团的报道,洪承畴内心顿时一阵悲怆。

    他现在真的是悔恨之极,当初就不应该对大明有任何动摇的信念,最后落得如今的地步。

    就在洪承畴心中烦闷的时候,他的帐外突然传来一阵乱声,让心中本来就烦闷的洪承畴顿时一脸愤怒。

    “什么人在外面吵闹”

    洪承畴愤怒地说道。

    很快,一个侍卫进入了营房,然后说道“启禀大帅,营外一个村落遭到了劫掠,死了十几个人,还被抢走了几个女人,如今村落的几个老者来到大营,想要向大帅讨要一个说法。”

    听了侍卫的话之后,洪承畴顿时一脸愤怒,他现在已经严肃军纪了,任何人不得掠夺,营外的村落都是迁移到这里的农户,是供养大军的基础,如今竟然有人公然掠夺,还杀人。

    “立刻去查,是何人所为,查明之后直接正法。”

    洪承畴愤怒地说道。

    但是洪承畴看到侍卫一副犹豫的样子。

    然后冷着脸接着说道“你难道没有听到本帅的命令吗”

    侍卫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启禀大帅,掠夺杀人的是,是前几来到代州的那些旗人。”

    侍卫最后将心中的话说了出来,然后也不敢抬头,他知道此时洪承畴的脸色一定非常难看。

    洪承畴听了侍卫的话之后,顿时一脸铁青,体都在颤抖,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

    就在三之前,代善为了催促洪承畴运粮,特意派遣了一队人来到代州,找上了洪承畴。

    代善派遣的手下都是旗人,而且还是代善的守卫,据说领头的还是正红旗里面的一个贝勒,份崇高。

    本来洪承畴已经准备好了五万石粮食,计划明就起运,这队旗人也就一同随着粮食离开了。

    哪里想到在最后一天竟然闹出这档子事来,洪承畴内心愤怒不已,恨不得将这队旗人全部处死。

    但是愤怒的洪承畴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爆发,他用拳头狠狠地敲打了一下帅案,内心的怒火无处发泄。

    就在洪承畴愤怒不已的时候,另外一个侍卫又冲进了营房,然后一脸焦虑地看着洪承畴。

    “发生了什么事,快说。”

    看着这个侍卫一脸犹豫和焦虑的样子,洪承畴一脸不满,然后冷冷地说道。

    他认为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索也就没有什么畏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