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23章 驱赶葡萄牙人
    清晨的壕境本来是非常安宁的,但是这一天早上,一支明军突然冲了进来,顿时让整个壕境大乱。

    壕境是一块葡萄牙人的租界,当初大明和葡萄牙人协议上明确说明葡萄牙人不允许修建城墙,并且派遣的兵力不得超过一千人。

    所以王勇的一万明军很快就冲入了壕境,本来认为还会遭到抵抗,但是还没有醒来的葡萄牙人根本就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明军俘虏了。

    在壕境最多的还是商人和普通劳工,至于葡萄牙王国的军队,只有五百人而已。

    现在葡萄牙王国已经衰败了,他们也不想承担更多的军事开销,而且壕境是一块租借土地,没有必要大量地派遣军队驻守,就是派遣数千人,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王勇很快就占领了壕境的码头,这里也是通往外面最重要的通道,此时码头上面的上百艘海船全部都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

    大部分商船上面都已经装满了货物,其中多数都是药材和黄金,还有一些大明的特产,王勇也就照单全收了。

    突然杀进来的明军让壕境里面的葡萄牙人惊恐不安,但是为了利益,很多人还是纷纷冲了出去,想要夺回他们的海船。

    但是这些人的冲动换来的是他们生命的终结,随后就是横尸码头,如果不是明军手下留情,将会有更多的人死去。

    “你们这群强盗,你们抢走了我的商船和货物。”

    此时,一个愤怒的葡萄牙商人朝着王勇大声的吼叫道。

    王勇不为所动,他非常清楚这些喊他是强盗的人才是真正的强盗,这些葡萄牙人在壕境还算老实,但是他们在南洋其它地方的所作所为才是真的强盗行为。

    南洋很多部落小国都被这些强盗们屠杀或者俘虏成为奴隶,他们的财富也全部都被掠夺干净。

    “大明皇帝陛下圣旨,壕境是大明的领土,里面的葡萄牙人违法大明律法,全部收押,编入劳动团劳动改造。”

    此时,明军中的几个书记官高声地喊道。

    同时明军已经将所有的街道和出口全部封锁了,然后挨家挨户地清理葡萄牙人。

    很快大量的葡萄牙人就被清理出来了,男女老幼都有,足有五千多人,被驱赶着集中在了一起。

    随后明军开始对这些葡萄牙人进行检查,将他们身上携带的物品全部收缴,包括首饰和随身物品。

    愤怒的葡萄牙人虽然想要反抗,但是面对明军冰冷的态度,很多人还是将身上的物品全部叫出来了。

    但是还是有几个葡萄牙人挣扎着反抗,这次明军没有杀了他们,而是将他们的衣服全部脱光,无论男女,然后扔到人群里面,作为对他们的惩罚。

    这些葡萄人都是非常富有的,明军的到来直接将他们的财富全部抄没了,现在他们身无分文地被押解着出了壕境,准备带到劳动团劳动改造。

    经过一天的清理,王勇带着一万手下将壕境彻底清理干净了,里面的葡萄牙人全部被押解着出了壕境,至于里面的汉人百姓,多数都是普通苦力,于是就令他们继续留在壕境生活。

    同时葡萄牙人的房屋也被查封了,他们的家财被全部抄没装箱,最后王勇抄没了五百多箱金银,还有上百船的货物。

    而且叛将陈际泰也被王勇在家中抓获,然后就被押运去南京了。

    壕境被瞬间清理干净了,柳元青也直接将消息发送给南京,至于如何处置这些葡萄牙人,那已经不重要了。

    南京城得知了柳元青和王勇的手段之后,很多官员都很震惊,毕竟这完全不是大明礼仪之邦的做法,大明现在成为强盗了。

    南京朝堂立刻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反对大明使用如此极端手段处置壕境问题,毕竟大明和葡萄牙人当年签署了协议,葡萄牙人是可以租借壕境使用的,即使大明想要收回壕境,也可以通过谈判解决。

    支持柳元青做法的官员则认为这些洋鬼子都是强盗,不应该留在大明,况且壕境是一个非常好的港口,不应该以如此低廉地价格租借给葡萄牙人。

    而且当初促成此事的广州官员大部分都随着桂王造反了,可见他们本来就是奸臣,一定是收取了葡萄牙人的好处,所以明军收回壕境不需要什么礼仪,直接出兵就可以,将这些强盗全部清除出大明领土。

    况且这次明军也不是没有借口,葡萄牙人拒绝缴纳一年三百万两的租金,还准备贿赂柳元青,当初陈际泰兵败之后,就逃到了壕境,也是葡萄牙人的默许,才让陈际泰在壕境有了落脚避难的地方。

    所以现在大明出兵收复壕境是最好的方式,也省去了更多的麻烦。

    朝堂上的两派人争论不休,随后他们就经目光投向了朱由检,想要看皇帝的态度。

    朱由检看到柳元青的文书之后,自然是非常欢喜,他最喜欢的就是使用极端手段处理这些洋鬼子,柳元青做的非常好,王勇也要得到嘉奖。

    随后朱由检下令将壕境俘虏的葡萄牙人全部押送到南京,一路上作为游行展示,宣誓大明朝不是这些洋鬼子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大明百姓的自信和自强,让他们明白这些洋鬼子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至于如何处置这些葡萄牙人,那就全部运往太平的铁矿区,那里无论是官府,还是私人的铁矿,现在都需要劳工,尤其是俘虏是他们的最爱,只要他们出钱,就可以得到这些廉价的葡萄牙劳工。

    皇帝的态度让争论也变得毫无意义,随着壕境被大明收复,朱由检也算了却了一份心愿,现在大明的领土上没有了洋人的特区。

    现在台湾也被收复了,这个计划提前完成了,朱由检可以安心对付刘宗敏了。

    朱由检又下令在台湾修建一座新城,就在后世的基隆地区,作为将来大明海军进出南洋的基地,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航行距离,同时也可以开发台湾。

    南洋的事情现在就交给黄斐和张水牛两人了,他们手中船只有七百多艘,海军五万人,完全可以控制南洋了。

    朱由检给他们的命令就是要在一年之内完成宣誓南洋的主权,也就是定期进行巡航,在南洋的岛屿上面树立大明的领土碑文,劫掠过往的商船,准备重新制定贸易规则。

    现在朱由检可以专心地对付刘宗敏了,李守荣的第一军在南京已经休整了快两个月,兵源补充已经完成,现在就等新编入第一军的一万御林军的新式火枪补充到位,然后就可以开拔前往武昌了。

    此时驻守武昌的是袁继咸的明军第五军,加上第一军,朱由检集中了十万大军对付刘宗敏,已经完全足够了。

    况且刘宗敏已经在武昌城下兵败了一场,所以朱由检认为李守荣统领十万大军攻打刘宗敏没有问题。

    这一战也是检验朱由检新式火枪部队威力的时候,朱由检打算亲自前往前线观战,他还是需要好好地观察一下新式火枪的战法和威力。

    入秋之后,南京城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大明朝的科举,科举马上就要到了,主考官也成为了众人谈论的交点。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猜测的时候,朱由检任命刚刚来到南京不久的河南大贤张元久为科举主考官。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让南京城一片惊讶,张元久没有官职,此时只算是一位文人,但是竟然被任命为主考官,已经破了大明朝先例。

    其实吏部给张元久安排了职务,任礼部左侍郎,但是张元久婉拒了,他想要在南京安心治学,继续讲课。

    张元久是反对东林人的,他在长江边对朱由检的言论已经在江南传开了,直接攻击江南东林人的思想扭曲,有违治学精神。

    此时张元久被朱由检任命为主考官,让江南的东林人一阵恐慌,他们没想到朱由检竟然这样直白地选了一个反对东林人的学者担任主考官,这让东林人在策论上面将会非常吃亏。

    而且令东林人更为紧张的事情又出现了,那就是朱由检宣布建立南京学院,在南京城建立一座学院,由张元久担任学正。

    朱由检同时决定将南京的皇城让出来,作为南京学院的学校。

    这个决定直接震动了整个江南,皇帝竟然将皇城让出来作为学校,这个举动前所未有,但是也让天下读书人感动不已。

    朱由检的决定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江南以后不再是东林书院的天下了,大明都城南京有了一个更重要的南京学院,这个学院是皇帝赏识的大贤张元久担任学正。

    敏锐的人都洞察到了皇帝陛下这个举动的含义,那就是建立一所学院,引导江南读书人的学风,将东林学子那种极端的议政思想改变过来,同时也是渐渐削弱东林人在江南影响力最好的办法。

    在众人看来,皇帝这是再次出手打压东林人,当初因为东林人的谋逆,已经将东林人在江南的重要人物清理了一遍,现在又要在思想学风上面直接打压东林人,可见皇帝是不喜欢东林人的思想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