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13章 刘宗敏退兵
    看着阵前堆积如山的尸体,刘宗敏神色凝重,他没想到明军第一军的战斗力如此凶悍。

    背靠武昌城,面对刘宗敏一万五千重甲军,还有三万五千步卒的四轮猛攻,竟然岿然不动。

    刘宗敏现在已经伤亡三万多人了,他已经有了退兵的念头,但是内心的不甘让刘宗敏还是决定发动最后一波攻击。

    “令两个万人队从左右两侧发动攻势,必须冲垮明军,余下兵马随我最后一战。”

    刘宗敏没有撤兵,而是坚定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他选择用最后的四万兵马发动最后一搏,想要将疲惫的明军彻底打垮。

    “轰隆隆……”

    刘宗敏大军的战鼓又响起来了,进攻的鼓声再次传遍战场,刘宗敏的两个万人队开始行动了。

    李守荣冷冷地看着远处准备进攻的刘宗敏大军,他的脸上一片冰冷,四轮攻击下来,他手下的第一军已经非常疲惫了,加上一万五千人的伤亡,此时数千伤兵被运送到了武昌城里面救治,余下的三万多人虽然兵力上不输刘宗敏,但是已经非常疲惫。

    “迎战。”

    李守荣立刻高声喝令道,同时他开始大声地唱起了明军的军歌。

    “北风烈,战火起,我们是大明的好儿郎,保家卫国上战场,勇往直前,不拍牺牲,从不后退,这是我们坚定的信念……”

    随着李守荣大声地唱了起来,他身边的明军第一军将士们也纷纷高声唱了起来,歌声立刻传遍了整个战场。

    就是武昌城里面的伤兵听到之后,也纷纷激动不已,明军在高声唱军歌的时候,就是和敌人决战的时候,也预示着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

    此时武昌城下一片歌声嘹亮,透着阵阵悲凉,每个明军将士都激动不已,满脸泪水。

    他们知道已经到了最后一战了,如果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他们就能够取得胜利,如果顶不住,他们就要死去。

    悲壮的气氛立刻传遍了整个战场,刘宗敏惊骇地听着明军的歌声,他已经意识到局面有些不可控了,明军的斗志再次被激发出来了。

    “将战鼓全部敲起来,进攻。”

    刘宗敏随后愤恨地嚎叫了一声,他决定发动最后的进攻,于是带着身后的最后两万人也投入了战场。

    刘宗敏亲自带着最后的两万人,加上左右两翼进攻的两个万人队,刘宗敏最后的力量全部投入到了战场里面。

    “进攻。”

    李守荣满脸激动,看着刘宗敏发动了最后一战,立刻高喊道,然后一马当先也冲出了战阵。

    明军得到军令之后,一边高声地唱着歌,一边狂奔着随着主帅冲入了战场,两军将近八万人很快就绞杀在了一起。

    一时间武昌城下杀声震天,鲜血瞬间染红了大地,两军陷入了惨烈的绞杀之中。

    李守荣和刘宗敏都在努力挽回局面,他们都拼尽了最后的力气,都在努力让自己的军队获胜。

    战斗一直持续到日落之时,最后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明军倒下了两万人,刘宗敏的四万大军最后退出战场的时候,已经不到一万人。

    带着一脸的遗憾和不甘,刘宗敏带着四万多残兵和伤员撤军了,至于明军,此时能够站起来的人也就一万人,余下的都是战死或者负伤的伤员。

    惨烈的战斗让武昌城下尸体堆积如山,但是明军熬到了最后,第一军五万人血战到最后,只剩下一万人,超过两万人战死,刘宗敏更是丢下了五万多具尸体。

    战斗结束之后,李守荣立刻组织武昌青壮出城救治伤员,同时开始处理尸体,现在是夏季,城外数万具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爆发瘟疫。

    瘟疫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东西,所以李守荣不敢怠慢,青壮们在武昌城外就地找了一个大坑,将刘宗敏手下的尸体全部扔到大坑里面,一开始还直接掩埋了,后来因为尸体太多,于是就开始烧。

    至于明军阵亡的士兵,则是取下身份牌,然后被包裹着掩埋。

    刘宗敏带着遗憾撤离了武昌,他信心满满的第一战,竟然遭受了重创,五万多人战死,余下的四万多人大部分都带着伤,最后刘宗敏只能遗憾地退回到了荆州府。

    这一战之后,刘宗敏也深刻感受到了明军战斗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不同当年了。

    当年的明军绝对没有今天的斗志,当年刘宗敏和李自成可以在中原横行,收拢难民百姓入伙,然会就可以和明军正面作战,两军的战斗力都旗鼓相当。

    但是如今局面已经彻底不同了,刘宗敏自信手下的军队战斗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不仅铠甲军械齐备,而且他还装备了一万五千重甲军。

    所以刘宗敏认为他取胜没有任何悬念,甚至可以打到南京城,但是这是刘宗敏在与之前的明军进行对比之后得出的自信。

    如今武昌城一战,让刘宗敏彻底清醒了,刘宗敏明白不仅他的手下战斗力提升了,明军战斗力的提升更加明显。

    而且明军还装备了威力巨大的中兴火炮,这种恐怖的火炮,对刘宗敏的军队造成了大量的杀伤,所以明军的进步远远超过刘宗敏。

    刘宗敏一脸遗憾,他没想到明军的战斗力提升的竟然这么快,如果明军几十万大军都如武昌城下的第一军,那他别说打到南京了,就是保住现在的地盘都非常困难了。

    回到荆州府的刘宗敏立刻下令大军休整,同时救治伤员,并且下令治下州府全部戒严,征调民兵守城,准备迎战明军的来犯。

    明军第一军经过武昌城的血战之后,伤亡两万多人,负伤的近两万人伤愈之后,能够回来部队重新战斗的不会超过五千人。

    所以第一军此时甚至连建制都无法保全完整,一些连营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就连一个军官都没有保留下来。

    但是第一军的战果是非常辉煌的,留下了五万多具刘宗敏手下的尸体,让刘宗敏这两年辛苦的积攒彻底毁灭了。

    战报传回南京之后,南京朝廷一片争论,李守荣的行为遭到了南京城一些御史的弹劾。

    这些御史弹劾李守荣贸然出战,凭借武昌城的坚城和中兴大炮,完全可以挡住刘宗敏,但是李守荣贸然出战,导致大军伤亡四万多人。

    御史们的弹劾很快被送到了朱由检那里,本来百官都想看皇帝如何处置李守荣,毕竟他们认为自己说的非常有道理,有坚城不守,反倒出战,而且自己的兵力还不如敌人,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但是朱由检的态度立刻令这些人失望了,朱由检将弹劾的奏折全部都退回,并且直接罢免了弹劾的这些御史。

    朱由检给出的理由非常明确,那就是明军勇敢作战,没有任何过失,主将选择防御也好,出城作战也罢,都是主将的权力,外人无权干涉,如果明军都躲在坚固的城堡里面据守,那么北方的失地如何收复?

    朱由检的态度让朝堂的百官一阵震惊,尤其是将十几个弹劾的御史全部罢官,这个态度让百官们彻底明白了,现在已经不是过去了,他们在朝堂对在外的武将指手画脚的时代过去了。

    朱由检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武将在外作战,有全权指挥作战的权力,朝廷官员不得干涉,尤其是不懂军事的文官集团,更是不可以插手。

    如果连武将是守城作战,还是出城作战都需要争论,那么以后那还有武将敢出城作战,为了保证不败,都躲在坚城里面,架好中兴大炮守城好了。

    所以朱由检严厉的态度让百官肃然,朝堂上面的争论也随之平息了,并且朱由检传令兵部立刻奖赏有功将士,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将他们的遗孤全部编入少年营抚养。

    同时朱由检令第一军退回南京城休整,调安庆的第五军驻防武昌,并且准备将一万御林军补充进入第一军。

    现在明军火枪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了,一万御林军全部装备新式火枪估计三个月就可以完成,然后就直接补充进入第一军。

    而且朱由检估计第一军在南京休整三个月,得到兵源和装备的补充之后,也可以恢复战斗力。

    朱由检让第一军来带南京休整,就是让第一军将士在繁华的南京好好休息一下,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恢复,同时也是为第一军装备新式火枪做准备。

    这样下来,第一军也是明军中第一个大批量装备火枪的部队了,而且全部都是新式火枪。

    等到第一军在南京休整完毕之后,连同第五军将是今年秋季进攻刘宗敏的主力部队。

    朱由检明白经过武昌城一战,刘宗敏损失了不少力量,以荆襄一带的恢复和补充能力,刘宗敏根本无法和江南相比,所以刘宗敏想要恢复十万大军的装备和人员,没有两年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入秋之后,等到秋粮收割了,加上各军屯田完成,朱由检兵精粮足之时,第一军也得到了休整和补充,他就可以发动对刘宗敏的最后一战了,彻底消灭这个对手。

    屯田是大事,朱由检不敢荒废,中兴元年,数十万明军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屯田,甚至到了可以解决明军口粮的程度,这让朱由检非常欢喜,也意识到了战斗还是往后放一放,起码屯田收割之后再出兵是最好的。

    在荆州的刘宗敏也意识到了局面的危机,虽然明军没有立刻发动进攻,但是他已经下令民兵和青壮继续加固城池,打造军械,准备迎战明军的进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