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48章 江南东林人
    江南无锡东林书院,这里已经成为大明最具影响力的地方之一。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弟子,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但是后来废弃。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由名儒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响应,一时名声大噪。

    东林书院很快就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地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随着东林书院的崛起,于是响应顾宪成等人思想言论的学者文人,也被世人称为“东林人”。

    随着大明朝在江南暂时稳住了阵脚,东林书院此时又聚集了大量的学子和文人,其中就有很多当朝官员,也纷纷来到东林书院。

    “可恨,本来以为皇帝南下,来到江南之后会依仗我们,但是那里想到,皇帝用的都是随他南下的那些人,我等皆被安排到了各个闲职之处。”

    东林书院后院,亭台里面聚集了几个人,此时一个人带着不满的语气说道。

    此人名为解学龙,正一脸愤怒,然后看了看对面的一位老者,老者一身儒服,握着竹扇。

    解学龙身边的顾锡畴此时也开口了,然后说道:“以钱老在天下读书人中的威望,应该入阁才是,但是竟然只给了一个翰林的闲职。”

    顾锡畴所说的钱老,就是为首的老者,名为钱谦益,乃是江南东林人之首,在江南威望甚高。

    顾锡畴身边的人,也纷纷响应,脸上都带着不满,这段时日,东林人在东林书院经常集会,商讨朝廷施政得失,尤其是朱由检刚刚到江南,很多施政都引起了东林人激烈的讨论。

    在场的刘宗周接着说道:“皇帝刚刚来到江南,就开始对商贾征税,而且还是十抽一,这么高的税,商贾怨声载道,钱老不能就这么沉默了,一定要为江南的商贾说句话才是。”

    大明朝的赋税大部分都是农民承担,商贾的赋税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没有,但是商人是非常富有的,于是朱由检在江南稳定住局面之后,立刻开始对商贾征税。

    东林人的身后都是地主和商人,这些人普遍都是非常富有的,自然反对朱由检的征税。

    虽然反对声很大,但是随着对商贾的征税,大明的财政收入多了很多。

    “朝廷缺钱,农户又没有钱粮,所以只能从商贾手中征收,朱由检打的好算盘。”

    钱谦益此时终于开口了,然后淡淡地说道,语气中透着不满。

    “钱老,咱们必须要行动了,皇帝来到江南,竟然无视咱们东林人,要知道江南可是咱们的地盘。”

    刘宗周随后焦急地说道。

    之前在京城受到排挤的官员,还有赋闲的官员,都会被安排到南京,东林人的出现,就是因为大量官员受到排挤,来到江南,然后聚集到了一起,,所以东林人认为江南就是他们的盘。

    钱谦益听了刘宗周的话之后,随后看向对面的另外一个老者。

    “高老可有何对策?”

    钱谦益对面坐着的是髙弘图,当初可是入阁大学士,如今在南京也是一个闲职。

    听了钱谦益的话,众人纷纷看向不吱声的髙弘图。

    髙弘图看到众人都看向自己,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如今之计,咱们不如从马士英和阮大铖下手,这两人都是阉党余孽,那个马士英更是魏忠贤的义子,此时混迹在南京朝堂。”

    髙弘图随后接着说道:“我们立刻弹劾两人的不法,将他们侍奉阉党的事情揭发出来,我就不相信陛下还会用他们二人。”

    听了髙弘图的话,众人有些不解,马士英和阮大铖确实都是阉党,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于如何混迹在南京朝堂,估计是朱由检仓促来到南京,对南京还不慎了解,所以忽视了这些当年侍奉过阉党的人。

    但是弹劾一两个阉党余孽,也根本改变不了现在东林人的处境啊?于是众人继续看着髙弘图,等着他后面的话。

    髙弘图接着说道:“皇帝痛恨阉党,一旦弹劾的奏折上去,马士英和阮大铖自然逃不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借机弹劾当朝首辅范景文,弹劾范景文任用阉党为祸。”

    众人一听,顿时大悟,弹劾马士英和阮大铖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最终弹劾范景文,当初范景文可是先到南京两个多月的,朱由检来到南京之后,组建的新朝廷,里面的很多官员都是范景文举荐的,正好借机可以嫁祸范景文。

    “如此正好,如果能够将范景文扳倒,那么钱老和高老定会入阁为相,那是我们东林人的春天就来了。”

    解学龙随后激动地说道。

    “我最担心的还是皇帝明知马士英和阮大铖为阉党余孽,反倒是使用。”

    钱谦益听了髙弘图的话之后,担忧地说道。

    他猜测朱由检可能知道马士英和阮大铖两人为阉党余孽,而且南京城的官员,有几个没有黑历史的?当初来到南京的人,那个不是被排挤出来的,所以紧紧说是阉党的余孽,恐怕无法说动朱由检,更别说弹劾首辅范景文了。

    但是刘宗周没有听钱谦益的话。

    刘宗周随后说道:“担心也无用,我现在就上奏折,看看皇帝的态度,如果他留用马士英和阮大铖,那么我等就去请命,誓死除去阉党,迫使皇帝让步。”

    刘宗周的态度非常坚定,然后也不再和众人讨论,直接起身离开了,去准备写奏章去了。

    随着刘宗周离开了,他身边的解学龙和顾锡畴等人也纷纷随着刘宗周离开了,此时只剩下钱谦益和髙弘图两人了。

    看到身边没有人了,髙弘图看了看钱谦益。

    然后说道:“潞王那里现在怎么样?”

    钱谦益听到髙弘图说道潞王,顿时眼神一凝。

    潞王朱常淓封地之前在凤阳,后来凤阳战乱,潞王的封地改为杭州。

    在京城陷入危险之中的时候,各地官员人心动荡,各地藩王也没有闲着,其中福王朱由崧最活跃,联络了山东总兵刘泽清,还有南京总兵刘良佐,想要借助两人的兵力在朱由检身亡之后登基为帝。

    当时在江南的东林人也为自己的出路做了准备,他们暗中也找到了一个目标,那就刚刚来到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他们准备在朱由检死了之后,拥立潞王朱常淓为皇帝,在南京登基称帝。

    但是一切都失算了,那就是朱由检成功离开了京城,此时已经来到南京了,刘泽清死了,福王也死了,东林党暗中拥立潞王的事情也不告自破了。

    钱谦益听了髙弘图的话之后,顿时眉头一阵阴冷,然后说道:“莫非你还有此意,眼下皇帝已经进入南京,我等一定要小心谨慎才是,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中,也将连累众多东林人。”

    钱谦益听出来了髙弘图还有拥立潞王朱常淓的心思,他立刻警惕地告诫了髙弘图,不可以乱来。

    毕竟皇帝朱由检已经来到南京,如果他们在暗中拥立朱常淓,一旦事情败露,必然会引起大狱,那时不知道有多少东林人受到牵连,毕竟这是谋逆的大罪,不是贬官就完了,那是要杀头的,甚至可能直接回毁掉东林人在江南的基业。

    “朱由检刚愎自用,生性多疑,钱老在京城的时候难道没有领教过?这样的皇帝,根本就保不住大明朝,而且他来到南京,重用的都是随他南下的官员,我们东林人是江南的主人,此时竟然全部被排挤出了朝堂,都在翰林等闲职上面。”

    髙弘图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他认为必要时也可以改变这一切,髙弘图主张斗争,所以他提议弹劾马士英和阮大铖两个阉党余孽,乘机弹劾大学士范景文,借机除掉范景文,让东林人上位。

    髙弘图当年在京城入阁过,担任过大学士,非常清楚大明的党争,他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想要保全地位和性命,就要前进,不然就会被别人当做上位的垫脚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在背后下刀子了。

    和髙弘图的主谋相比,钱谦益就要保守很多了,此时看到朱由检稳定了江南的局面,虽然没有重用东林人,但是也没有激进的想法。

    钱谦益看到髙弘图愤怒的脸色,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他虽然对朱由检不满,也不至于太激进。

    但是眼前的这个髙弘图就不一样不了,这个髙弘图喜欢斗争手段,甚至有些不择手段。

    钱谦益有种感觉,那就是皇帝朱由检变了很多,这也是钱谦益一直保持低调的原因,他突然对眼前的这位皇帝感觉非常陌生,所以钱谦益心中要摸清楚眼前的这个朱由检是不是当年的那个朱由检。

    钱谦益最担心的就是髙弘图和那些激动的东林人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刚才询问潞王的情况,已经让钱谦益心中升起了警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