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唐朝娇子 > 第22章 岳父的点拨
    来到书房,李巧看了这个书房一圈。和自己白马县家的书房几乎一样大,但是在储存书上面,李巧就虐输一筹。

    “怎么样?我的书房可以吧,和你的书房比。”

    “恩,是不错。岳父,都是些孤本,我很喜欢。但是我也不敢太过揉虐他们,因为他们非常脆弱,要是能有纸张把他们记录下来。那后世就可以永存于世了,不用担心丢失或者破坏了。”李巧看着一卷竹编说道。

    “现在长安的纸那么贵,要是把这些孤本书籍都抄写一遍那该有多少纸啊!”这个问题长孙无忌也未尝不想,但是就算把他的家产都投进去也没办法弄完这些孤本的转移编写。纸,现在长安用的都是后世的大火纸,上坟用的一种纸张。

    “岳父,我有办法,我想等我在长安的首饰铺走上轨道后我就开一个纸作坊。”说完就喝了以后茶难喝,“张建。把我的茶给我”张建会议从旁边的一个布包中拿出一个黑袋子,里面就是李巧的茶叶。

    茶叶不多,因为要等明年的春茶。茶叶有很多种,最出名的就是大红袍铁观音。唐朝的时候没有流行茶叶,所以一般的大臣对茶叶不是非常感兴趣。

    “岳父,这个是我从四川弄过来的茶叶,你试试。”在李巧娴熟的泡茶手法下,倒出了两杯茶。

    没有多说什么,长孙无忌看向这杯茶,有点偏黄,味道闻起来新鲜,长孙无忌用标准的喝酒姿势尝试喝了一小口。感到上口后再大大得喝了一口。

    “这个茶青贤而舒口,有点淡淡的苦味。苦之后也有一点点香,这个茶叶不错。和我的茶来说好了不少。你家对这个茶有出售吗,没有出售的话我投点钱建个作坊把!你看如何。”婉儿一笑的长孙无忌看向李巧。

    对于茶叶,李巧没有找到合适的合资人,上次皇帝喝过之后也是大跨好喝。到现在过一段时间李二就写信给李巧,让李巧给他带一点进宫。

    今天看见长孙无忌的笑容,他知道他想来敲诈李巧投资赚钱了。多于长孙家,现在的从商方向有很多,主要是运出国卖的较多。

    “岳父,有时间叫章管家过来我这看看吧!我的白马县我可是下达了优先开山种茶。哈哈”李巧把这个消息说给了长孙无忌。

    种茶的事情是李巧知道过不到多久茶叶是比较好的经济作物,带动自己的白马县致富也不错。

    “吃饭了,爹,李巧!”长孙念来到书房对着李巧和长孙无忌说道。

    “走吧!李巧,吃饭去!”李巧跟着长孙无忌来到了后厅的一个房间里,坐上已经有长孙冲和几个长孙无忌的夫人,作为客人的李巧走到上席的位置坐下。

    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时喜欢用劲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人喝汤时,也用嘴使劲吹,弄出嗦喽嗦喽的声音来,这也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在唐朝时尤为盛行。

    桌上无话,因为桌子上吃饭的时候,是对人的不尊重,喝酒就不一样了。喝酒可以边聊天,边说话,因为两人或多人,酒桌无话喝酒就失去了喝酒的意义了。后代的大官们都是饭局一场,少不了酒的加入。还有就是谈一笔好的生意,在酒桌上说能大大的升高谈成的几率。

    吃完饭后,李巧和长孙无忌还是去了书房。

    “李巧,你的白马县普及种植茶叶。那他们不种植小麦吗?以后如果一旦战争就只有饿着了!”长孙无忌带着疑问问道李巧。

    “呵呵,岳父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在我家的花园旁边有一大片地,过一段时间我会种植一种叫土豆的东西,这个土豆能当饭吃。也能拿来做菜,在一般情况下能保存二年,不用担心饿肚子的情况。”

    “李巧,那这个土豆的产量有多少啊?有现在的小麦亩产十二旦吗?”

    “哈哈,岳父,这个土豆适合各种土地的种植,现在如果不出问题,大概亩产五十多旦左右!”李巧保守估计亩产五百斤左右,是根据大土豆的产量。

    长孙无忌倒吸一口凉气!差点就倒下去。对于现在的大唐,吃饭是个严重的问题。吃饱饭是一般农民所期待的。

    “这么多!那要什么时候我们这里能种植。”对于长安,这种土豆的普及大概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普及。因为前两年,一些王公氏族都会率先尝试。今晚李巧的一番话说出来,作为大唐的一代宰相都想去白马县看看,去瞅瞅白马县有哪些新奇的东西。年前听许多人说白马县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许多农民放弃长安前往白马县居住。

    思考了很久的长孙无忌站了起来,看向李巧。

    “有你的存在就像是天佑大唐!如果你说的造纸土豆茶叶能出产大唐,那大唐何曾不能同意周边各国。”长孙无忌说着脸上戴满了微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