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终极三国之剑客行 > 第144章 汉中整编
    回到汉中的朱升就像如鱼得水一样,或许赵翎等人的从旁辅助吧,所以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生活。

    不过朱升还来不及跟大家及二女通siman报平安,因为他实在忙不过来了,现在朱隽死後百废待兴,只有汉中一郡和武都附近的几个小学校,人口不到十五万。幸好朱隽平时不怎麽穷兵黩武,让汉中高校的人不至於生活坎坷,但还是有六万多人。也即是说差不多十五个百姓就要养一个兵,如此民何以堪。

    另外由於赵弘的大力帮忙,朱升手下可以说聚集了一批人才,但却也因此出现了分工不明、办事效率低落的毛病。

    为此朱升专门找赵翎谈了一夜,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没想到赵翎也有这样的打算,二人一拍就合,在朱升的支持下,开始了这场影响整个银时空的改革。

    当然赵翎的改革能付诸实行,朱升军的众文武官员的全力支持,自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赵翎不仅是汉中军中的首席谋士,更是汉中军首席战斗团的团长,南匈奴一战又舍命掩护朱升,谁都不能不服。

    赵翎初步编算,汉中军除了原编制:龙骧营、虎奋营、炽天使三大主力外,还有近十万人未能从军。於是,赵翎首先将三万人分别打入龙骧与虎奋两营,并由陆羽和韩忠二人训练。

    三大主力中,炽天使当属汉中军的绝对精锐,所以在各项标准都比其他两营还要来得辛苦,赵翎不敢马虎,年纪、身高、体格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查,还好有孙仲以及麴义二人相助,赵翎的训练计划上有了很大的缓冲。

    此外,在朱升迎救刘辩之时,曾与司马懿交谈,决定让四万光禧亲卫军调入汉中,赵翎则维持原有编制,让公孙瓒继续担任光禧亲卫军的大统领,田楷为辅。

    接着,赵翎从中选出武艺娴熟的五百名士兵自编一营,名为『无双甲士』,这五百人的标准更比炽天使还要来得严格,而且还要忠心耿耿,所以着实花了赵翎不少时间来挑选。选好後,赵翎给每个人都配上连环铠甲。这些铠甲不仅拥有很高的防护力,而且还十分轻便,一般只有军官才穿得起,用来武装无双甲士,正是再合适不过了,结束了计画,赵翎让陆羽担任无双甲士的统领。

    後来终其一生,陆羽都像影子一样守在朱升身边,数救朱升於危难之中。

    虽然解决四营的编制,却还有将近六万人的人口,接着,赵翎为了加强对各大势力的了解,重新整合原汉中军情报组织『天网』。

    『天网』早在朱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是情报部门和参谋部门的合称,不仅要负责收集天下各地的情报,还要适时制定出恰当的战略方案按照,这些人分别安排在各校一些位高权重的人作为卧底,以为刺探、或是刺杀,甚至全校盟都有她的眼线,甚至比地下组织影卫还要来的强。

    赵翎重新整合後,扩大出十二宫,即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处女、射手、天秤、天蠍、魔羯、水瓶、双鱼等十二宫;白羊、金牛、狮子负责暗杀,有任何威胁我方势力,因无法谈和的状况下,三宫便可以听从主人指示,执行暗杀动作;双子、巨蟹、处女则负责收集情报;射手、天蠍、水瓶则负责掩护队友撤退,天秤则负责造谣生事,负责离间各大高校势力及挖角有势力的人才为自己所用;双鱼则策画布局,引诱他人进入设好的陷阱。

    他们最高负责人无庸置疑的当然就是赵翎,作为精明算计的她,自然不会把这个组织交给任何人,除了朱升以外,所以当这个组织秘密训练半年,便在各地开始秘密探查。

    不过,基於自己的小心,赵翎特意安排这些组织全部都是以单线作战,以防後来被人破获时,不会因此一个被查获另外一个就遭殃的情形发生,继续执行後面的动作。

    解决了军政,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就是校务发展。

    赵翎首先调查黄巾高校的一系列措施,张角训练出的将士以及支撑整个太平道的庞大总队,可说是能组成一个国家,只可惜张角醉心於术法,根本无心治理这一群人,这也是为什麽黄巾贼能够轰动全土却又很快被镇压,就是这个原因。

    於是,赵翎向朱升提议,报名不但学杂费全免、每个月每个学生不管成绩好坏都有奖学金,但有个条件,就是入学者,必须想出如何发展学校的方法,否则便是以汰除的下场。

    此法一出,轰动了整个益州,连带着附近的河东以及荆州,甚至黄巾高校的人们纷纷前来报名,一时间可让大夥们忙得焦头烂额。

    益州素来是天府之国,而汉中又是益州的门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先天就具备了成为贸易中心的条件。

    於是,赵翎这时又做了一件出人意表的事情,她几乎是不惜工本的在南郑旧城的周围修建了一座外城,外城的规模几乎是原南郑城的五倍。

    大量的商人滞留在南郑,使得各种服务行业悄然而起,原本的旧城早已不敷使用,而此时这些商人又发现了一大商机,那就是南郑价廉物美的棉布,於是一时间各地的商人像苍蝇一样闻风而至,所以南郑城的扩建恰到好处地为他们提供了空间,加上赵翎这时又颁布了一系列招商的优惠法案,使得南郑商业的发展速度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其实赵翎的招商策略只有一条,那就是:凡在南郑城扩建期间购地建立商铺的,以後一年间免除税收,一年後按百分之十征收所得赋税。这麽低的税率,在重农抑商的那个时代,是绝对不可想像的。

    赵翎实行这种方案时,不少人提出了疑议,认为农业乃国之根本;若任由商人聚集,恐怕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赵翎没有说甚麽,只是拿出户部一年来的收支帐本,就堵塞了众人的悠悠之口。

    赵翎的招商政策起到了难以想像的效果,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盐、茶、铁器、木材、毛皮、药材各种产品蜂拥而至,南郑俨然成了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

    好在这回赵翎早有准备,他将南郑外城划分成很多个商贸区,比如说城西是木材批发区,那麽卖木材的商铺就全集中在这里。这样不仅便於了市场管理,而且可以有效的得知货流量,防止逃税漏税。

    赚得盆满钵溢的赵翎并没有像想像中那样拼命扩大生产,反而有所制约。她深深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此时赵翎手中可是富裕得很,半年来赚到的钱,比起当初朱隽掌权时税收还要多。这就更坚定了赵翎发展工商业的决心。

    赵翎用这笔钱,很快又从杨彪那里换来了三千套上好的铁器和五百件硝石。

    就这样,一个七步绝杀的睿智,在这神州大陆上,掀起了一股谁也不知道的滔天巨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