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终极三国之剑客行 > 第40章 杀人歌<1>
    为了这一声『主公』,朱升可说是费尽了心思。

    自己反覆的琢磨,又和邓艾等人在私下里进行过无数次的商榷,甚至连谈话说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也都演练过多次,最终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司马懿这一拜,却让朱升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连忙把手中砍刀扔给了潘凤,上前一步将司马懿搀扶起来。

    「升得先生,犹如得十万甲士,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这一句话,着实让司马懿激动了那麽一下子,之後很快又恢复早先那古井不波的样子。

    再落座,司马懿的态度已经有了变化。

    在沉吟了片刻後说:「主公方才所说生於忧患、死於安乐,实乃孟夫子警世之绝句。但中郎将大人如今在汉中风深水起,而主公得到王允校长的支持,正是风头鼎盛之际,主公何来忧患之说?又有什麽打算呢?」

    朱升凝视司马懿,「老师真看不出吗?」

    话语间,也对司马懿改了称呼。他既然说要视司马懿为师,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那麽一说。

    司马懿心里一震!

    说实话,此前他还真的没有去考虑太多,既然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思,若非本职的事情,他是不想去费心思。可如今朱升这麽一说,倒是让司马懿不得不认真思考。

    毕竟是狼顾之相,片刻後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端倪。

    「主公可是担心。黄巾乱起,中郎将深陷其中吗?」

    朱升摇摇头,说:「老实说,我不担心黄巾的动乱会影响到汉中,毕竟家里可是有能人坐镇,自家老爹能会有甚麽危险呢?只是???」

    朱升欲言又止,随後倒了一碗酒。放在司马懿的面前,却没有在说话。

    「还是主公担心王允校长?」

    朱升听了,笑着点点头。

    司马懿沉吟许久,说:「其实主公无需太担心,东汉书院有曹操和五虎将的帮助,虽说有意打压曹操的势力,但整体来说王允还是很信任曹操的,只是随着黄巾之乱,间接影响外戚、宦官,以及各大高校之间的争斗,实际上才开始而已。若王允校长可以重新制定,择一地休养生息。不出数年。就能手握重兵,成一方豪强,自保当无虞。」

    说到这里。司马懿停顿了一下,「只是……」

    「老师但说无妨。今日之言,出你口,入我耳,再无他人知晓。无双与我情同手足,犹如一体般,老师无需顾虑。」

    那潘凤闻听。立刻闭上眼睛。在门口坐下。好似老僧坐禅。

    司马懿一笑,轻声道:「前些日子夫人自河东回转。懿曾暗自揣摩,近期河东高校的董卓招兵买马,实力不可同日而语,而王允校长对此事有稍稍上心,所以才会派主公讨伐黑山贼。并州虽说地广人稀,倒也确是一个好地方,主公想要帮助王允校长,就必须选择此地做一根基,并非不可为。只是懿观王允校长,如今随识进退,可以其性情,这将来……」

    「老师接着说!」

    「我听主公之言,似要自立门户,不知对否?」

    对司马懿这样的人,隐瞒是很无聊地事情。朱升当下点头,「升,确有此意。」

    「然主公可曾想过,王允校长在一日,岂能容主公你自立门户?就算这样好了,中郎将是主公的父亲,他又怎麽可能眼睁睁看着你坐大?而且以懿观之,王允校长性情刚愎,若是听闻此事,定然会与主公反目,到时候,主公你羽翼未丰,如何自处?」

    朱升忙道:「请老师指点!」

    「以懿之见,自立门户一说,如今为时尚早。王允校长在,虽然会令主公你暂时受到压制,可从另一方面而言,却也是遮风避雨的大树啊。朝堂未乱,天下未乱,主公你之前在东汉书院已经锋芒毕露,若是没有老主这棵大树,将如何避开满天风雨?」

    朱升若有所思,点头道:「老师此言,甚在理。」

    「所以,懿有三策,可谓主公分忧。」

    「老师请讲。」

    「上策,杀王允!」

    「啊?」朱升吃惊的看着司马懿,心道这家伙怎麽能说出这样的话。

    司马懿一笑,毫无所觉,「待黄巾贼破灭之时,王允校长号令司隶,只要一死,则主公将会成为东汉书院的主人。懿听闻,学校的人,并非全都是敌意。到时候握数十万雄兵在手,盘踞司隶,加上本家在汉中的势力,以主公之勇武,谁人可敌?即便是上头里的人想动主公,恐怕也要掂量一下这里面的份量。」

    朱升立刻摇头,「此计虽快,但升做不来。」

    「中策,蛰伏。」

    「道理何在?」

    「就如懿之前所说,以王允校长在前,我等在暗处积蓄力量。王允校长无忧,则我等亦可无忧;若王允校长遭遇不测,我等亦可自保。只是在此期间,主公的力量不能被人察觉。」

    「请老师言第三策。」

    「第三策很简单,带着『家人』隐姓埋名,远赴汉中,也可保性命无虞。」

    司马懿说完,喝了一大口酒,笑眯眯的看着朱升,「主公如何选择?」

    「上策、下策皆不可行,升选中策……可是,如何暗中积蓄力量,请老师指点。」

    「这个,还请主公给懿一些时间,详细谋划。」

    朱升也知道,突然间一下子让司马懿拿出主意,肯定不行。

    「既然如此,升恭候老师佳音!」

    说完,朱升又问道:「不知老师如何打算?是随我一起去,还是继续在焦作分校效命?」

    司马懿笑道:「主公不以懿卑贱,在下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哈哈哈,好,有老师随侍,升在此谢过老师了。」说着又是长跪一揖,惹得司马懿连连上前扶起了朱升。

    *****

    晚上,焦作分校的校长急召朱升等人,席上校长引出一人。虽然做儒生打扮,但却掩饰不住那个犹如鹰眼般的目光,精瘦的身材让人完全不知道他是个商人。

    校长介绍道:「这位是冀州商政大家甄逸,甄文才先生。只因前日黑山贼兴兵攻破冀州,文才举家逃往河内,幸好贤侄你奉命前来讨贼,这次黑山贼休矣。」

    九州战火蜂起,黄巾高校的势力遍及全国,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巫术也很熟悉。建宁年间,疫病流行。张角於是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和张宝,前往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一带,「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後,都不药而癒,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

    因此,追取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几乎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三。许多人为了投奔张角,不惜变卖家产,千里迢迢,争先恐後,沿徒挤得水泄不通,据说半途被踩死就有万多人。

    到熹平年间,他因得到道士南华老仙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依《太平清领书》部分内容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拳事黄老道,以阴阳五行、符菉咒语为根本教法,信「中黄太一」之道。

    不久之後,太平道信徒发展到了数十万人,张角把他们编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张角号召农民起来推翻东汉政权,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将起义日期确定为中平初年,并积极谋划起义,攻破东汉书院,并自立全校盟盟主。

    待朱升坐下之後,校长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沉声道:「刚收到消息,昨夜,河内县令王度,反了!」

    消息一出。会议室一阵骚动。

    朱升一皱眉,问道:「校长,那王度好端端的。怎麽反了呢?」

    「昨日,并州三十六部贼人在黑山分校的张燕的召唤下。起兵作乱。起乱军五十万,分三路攻击。张燕和王度交情不浅,受张燕劝说,决定反叛朝廷。据说,还有白波黄巾贼的郭太也都已经起兵响应了。」

    这时司马懿走了进来,校长一见,顿时两眼放光。只见校长上前拉住司马懿的手道:「仲达这次回来,我实在太高兴了。不如来我焦作任职,也好就近服侍家人。」

    司马懿恭身谢道:「懿已答应在骑都卫军中任职,只有辜负大人您的厚爱了。」

    校长听了,几乎难以掩饰失望之情,却还连忙故作大方的笑着道:「在贤侄手下效力,也是一样,也是一样……」

    司马懿说完,就坐在了朱升旁边的一个位置。

    会议室。又是一阵骚乱。众人窃窃私语。

    不过。这些人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感到了莫名的兴奋。

    尤以潘凤最为激动。摩拳擦掌的站起来,手舞足蹈大声说道:「怕甚,反贼若来,我愿意做先锋,杀的他们屁滚尿流。」

    潘凤最早跟朱升学了武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苦练,终於受到朱升的肯定。而如今能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怎能叫他能不兴奋呢?

    「无双,不要担心。若有战事,定让你为先锋……」

    「这怎麽可以。这种事情,应该我为先锋!凤,你可有意见吗?」

    麴义站起来,冲着潘凤一阵咆哮。

    「你说甚麽啊?要也是我当先锋,别忘了我可是大师兄耶!」

    二人争做先锋争得面目红赤,双方都一脸的不高兴。那小孩子的模样,让众人不禁一阵大笑,只是朱升的一声咳嗽,二人才悻悻然的坐回位置。

    此时,朱升看着司马懿,突然说:「老师,你有甚麽对策?」

    司马懿神色安详,微微一笑,「据斥候打探,黑山军来势凶猛,数量约有五十万之众。看大军中的旗帜可知,这次是张燕亲自领军,另有杜长和陶升做先锋,黄龙、左校、于氐根、左髭丈八、五鹿、苦蝤等人策应。」

    校长的脸色,不由得一变。

    虽说也是出身行武,论阵仗,焦作校长也是久经沙场。

    可这麽大的阵仗,却是焦作校长从未经历过地事情。乍听对方有如此多人马,不由得一阵心慌。

    司马懿沉声道:「反贼的目标,显然是要占据河内,先击破焦作分校,窥视东汉书院。我的意思是,焦作绝不可以丢失,否则战事定然会变得复杂起来。河东还有郭太等作乱,虽说被董卓等人所压制,可一旦焦作丢失,定然会助长河东反贼的嚣张气焰。」

    朱升点点头,「不错,还会连带着引发起关东的混乱。」

    过了许久,才有人开口说道:「如今敌众我寡,兵力悬殊太大,出战恐怕难以取胜。」潘凤本想反驳,见开口这人是麴义,也犹豫了。

    甘宁也跟着说道:「若借助坚城防守,许以钱财让将士用命,未必不能坚持到王允校长带援军过来。只是若鲁莽出战,折了士兵,弱了士气,这焦作恐怕是守不住的。」

    见自己的心腹已经开口,本来就不愿出战的众人纷纷应是。

    「砰!」突然响起的拍桌子的声音让众人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朱升身上。只见他拔剑出鞘,插在桌子上,大声说道:「出征时,王校长把希望放在我等身上,不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平定黑山之患吗?镇守焦作是我等的职责,岂能寄希望於王校长的支援?若是坐等援军,弱了士气,在等来援军之前焦作就被张燕攻破了。趁现在黑山贼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方能挫其锐气,守住城池。」

    朱升这一番话可谓振聋发聩,众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但要以八百破五十万,那怎麽可能做到?

    司马懿此时也饶有兴致的看着朱升,想听听看有甚麽想法。

    王校长待我甚厚,虽是外来人却仍许我大用,还任命我为骑都卫,此等恩遇我朱谨虑怎可不报?罢了,罢了,若是你们不同意,我便一人率军杀出城去,与黑山贼决一死战。马革裹屍,本是战士最好的结局。

    下定决心,朱升深吸一口气,握住插在桌子上的剑用力斩下,将桌子一分为二。在众人惊愕的视线中,他傲然说道:「胜败在此一举,为何犹豫不决?诸君不愿,升也强求不得。然王校长恩重,无以为报,便以自身偿之。次日,我便率『炽天使』,强攻敌营。」

    落地有声,铿锵有力,朱升一席话引得一人热血沸腾,开口说道:「公子,我是你提拔而来的,凤九死而无悔!公子既下决心,奋不顾身,我又怎麽可能丢公子於不顾呢?」说话之人竟是潘凤。

    潘凤此刻却第一个附和朱升,言辞慷慨激昂,朱升怎能不欣喜?

    两人对视,昔日的师徒恩情,只剩英雄相惜。

    「我们也是!请公子下令我等为先锋,斩了那黑山张燕!」说话的,正是麴义、甘宁、邓艾三人。

    「好!这才是我大汉男儿!」朱升点头道。

    众人见朱升果决,又有潘凤支持,遂定下了出战的策略。由朱升率领『炽天使』八百於次日凌晨袭营,甘宁带人接应。

    走出大厅的时候,已是残阳如血。朱升扶正头上的铁盔,双目中露出一股坚毅。

    以此身,报君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