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医品谋妃 > 第一百四十七章:另有其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另有其人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她来到东明,原本就对男女之情不报希望,谢明端当日在假山轻薄她,她虽然也生气,但到底没有寻常姑娘家贞洁受辱的恼羞成怒和火冒三丈。

    年轻人容易感情用事,她其实也能理解。

    虽然她并不理解谢明端看上她什么。

    要是论起她想要嫁人的念头从何时产生,靖竹想,还是那日在明华宫太后对她的谆谆教诲吧。

    太后实在是个厉害的说客,三言两语就让靖竹心甘情愿地为她的话动容,偏生她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每一个词句都诚恳又真实。靖竹说不清楚也看不明白,太后到底是因为谢明端而劝她的,还是真的仅仅因为自己是太后看好的“年轻人”。

    “小姐,到了。”

    靖竹朝外面应了一声,起身出了马车。前行几步正要进府门,身后有两个小姑娘脚步轻快地走了过来。

    “锦绣坊新出的这批衣裳真好看,回头我让娘亲拿银子,带我去定做两件一样的。”

    “三姐姐生的这么漂亮,穿上肯定好看。”

    靖竹回头看去,见是二房的沈靖叶和沈靖敏手牵着手朝这边走来。

    两人见到她笑容皆是一敛,然后异口同声低头唤了一句“大姐姐”。

    “嗯。”见到这沈靖叶,靖竹恍然记起自己还有一笔账忘了和她的哥哥沈靖安结算。“出去逛街了吗?”

    “是啊大姐姐,我和三姐姐去了锦绣坊和玲珑阁看衣服和首饰,在外面吃了饭才回来。”沈靖敏低头答道,抬起头时目光带过靖竹浅碧色的衣裙,很是艳羡地说:“大姐姐这件衣服和三姐姐刚才看的那件好像啊,不过好像还是大姐姐穿上好看一些。”她扭头看着沈靖叶,“三姐姐,你说是不是?”

    其实无需她说,沈靖叶也早看到了。

    沈国公府里最好看的小姐是谁,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可是沈靖叶却觉得自己这位大姐姐之所以瞧着比自己出彩些,都是因为大房财帛丰厚,大姐的穿衣打扮更考究的缘故,她要是也能像大姐姐那样讨太后的喜欢,她也能给自己好好打扮,自然就比大姐姐更加好看了。

    大姐姐身上的这件衣服其实和她刚刚看到的那件别无二致。

    可是这件衣服她刚才也试了,她的个子在女子之中较为高挑,身形也更丰腴些,试那件衣服的时候腰身和胸部的地方崩得很紧,穿在身上不免有些美中不足。大姐姐比她纤瘦许多,穿在她身上就显得锦上添花,清幽绝俗。

    沈靖叶看着看着,忽然就不是很想要这件衣服了。

    “是啊。”沈靖叶话里竟有些鲜见的真心:“大姐姐穿着比我好看。”

    沈靖敏讶异地对上沈靖叶若有所思的侧脸,嘴角也扯出一点笑意。

    “不过一件衣服罢了,四妹妹比这些做什么?”靖竹视线焦灼在沈靖敏身上,莞然开口。

    沈靖敏目光一闪,“我随口说说而已。而且大姐姐穿这件衣服确实比三姐姐好看,我只是实话实说。”

    “只是这样吗?”

    “自然。”沈靖敏黑白分明的眸子对上靖竹瞧不出心思的目光,表情谆厚地说道。

    靖竹笑意如初,朝那两人颔首:“时候不早了,早点回去吧,别让二婶和三婶惦记。”

    两人同时答声:“是。”

    靖竹先走一步,免得两个小辈和自己同行紧张。

    靖竹先去了堂青竹院,这两天老国公直心悸的老毛病又犯了,她每天早晚都会过去瞧瞧。

    闻伯从正房迎出来,见她只身一人便问:“大小姐的丫环们呢,怎么自己一个人过来了。”

    “绿蚁在帮我收拾书房,红泥被我赶去了外院。左右不过在府里,也不必做什么都让人陪着。”

    红泥的事情闻伯也略有耳闻,大小姐对待丫头们一向最是好脾气,红泥跟了她这么多年还能被赶去外院,想来是做了极过火的事情,闻伯不好多问,便转移了话题:“今儿老国公精神好了不少,刚刚还用了两块糯米糕。”

    靖竹道:“糯米糕不好克化,吃多了好容易烧心,劳闻伯以后看着点,别让祖父吃东西没个顾忌。”

    “大小姐说得是。”

    待两人进了门,老国公耷拉着脸朝靖竹发牢骚:“你一来就准没好事,我老头子好不容易有点想吃的东西,你又给我忌口。”

    “病从口入,我不让你吃是为了你好。”靖竹边说边朝闻伯道:“我也想吃糯米糕了闻伯。”

    “臭丫头!”知道她在故意气自己,老国公气的吹胡子瞪眼。

    “您病着呢,我不和您玩笑。”靖竹笑了笑道:“我想问您一个人。”

    老国公端起桌上的白水喝了——这也是靖竹叮咛的,说是茶水对他的身体不好,闻伯立马就把他这儿的所有能喝的东西都换成了这没滋没味的清水。

    除了药汤子。

    老头子无精打采地问了句:“什么人啊。”

    “四妹妹。”

    “四丫头啊,靖敏?”老国公把杯子放到一边,还真负责任地想了一下:“没什么大见识,也不怎么惹眼,搁在人堆里也找不着的那种。没什么好心眼,但坏心思也大多浮于表面,不是穷凶极恶,却也不是什么璞玉浑金。”

    不得不说,老国公眼睛忒毒。

    靖竹哭笑不得道:“好歹是您的亲孙女,您就不能嘴上留情吗?”

    “亲孙女才这么说,要是换做孝亲王府那个丫头,老头子可是连评价都不屑说的。”

    人家是在拐弯抹角说自己识人不清呢,靖竹怎么会听不出来。

    “对了,你忽然问靖敏做什么?”

    “没什么,今天碰巧遇见了,随口问问罢了。”靖竹从容道。

    她态度太平静,老国公也瞧不出真假,便也不再多问,“你赶得巧了,午膳在这儿用吗?”

    靖竹态度很勉强:“本来不怎么想在这儿吃的,但是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勉为其难地陪您一起吧。”

    老国公白她一眼:“少来这套,你这个时候回来院子里肯定没开火,祖父是可怜你才会留你用膳。”

    闻伯当真端了一碟糯米糕过来,靖竹拿起一块放在嘴边咬了一口,粘香适口,不怪老头子喜欢吃。

    老国公看着她吃,忽然问了一句:“对了,靖书今儿忽然跟我说起要去管理家里的铺子,这事他可同你说过?”

    “他倒是没说,不过前些天靖玉和我提起过,说是家里的铺子出了些问题。”靖竹心里并没有多少惊讶。咽下口中的糯米糕后停下咀嚼的动作,蹙眉说道:“靖书也是的,你都这个样子了,他怎么还拿这些事情烦你。”

    “我老人家还没那么脆弱,这么点小事还不放在眼里。”老国公感慨道:“你是不知道祖父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沈国公府可是风雨飘摇,你二叔三叔才十几,家里只有我和你父亲撑着,我们在战场上刀口舔血,好不容易才捱到北临退兵,那么难的日子都走过去了,不过是几间铺子而已,祖父还不当回事。”

    靖竹优哉游哉:“是啊,不过几万两银子的亏损罢了,小事。祖父的小金库里不知有多少个万两白银,您当然不至于放在心上。”

    几万两银子的赔损,老国公还是有点心疼,但是在孙女面前还是死要面子:“那是当然。不过你别想用这种方法骗我老头子的私房钱。”

    靖竹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老国公,老国公被她盯了一会,不觉打了个寒颤:“你看什么?”

    “我只是在想,师父他总喜欢自称老头子我老头子我,祖父您也喜欢这么自称,莫非是老人家年纪大了,都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

    可是她比他们还老也没自称我老太太呀。

    靖竹脑海里浮现出自己老年时笑得像朵菊花似的对年轻人说:“我老太太今年五百多岁了”的样子,深深吸了一口气。

    她这个提问果真是真知灼见,老国公无言以对。

    在青竹院用过饭后靖竹回到闲云阁,绿蚁给她端了杯蜂蜜水送上来,托盘才放上桌便听到靖竹说:“找人盯着沈靖敏。”

    “四小姐?”

    “嗯。”靖竹道:“今天我在府门口遇见她和沈靖叶,她从旁有意离间我和沈靖叶的关系。”

    “四小姐不像这样的人哪,”绿蚁挠了挠头,“奴婢瞅着,倒是三小姐不像好人。”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靖竹沉吟道:“或许我从一开始就弄错了方向?”

    “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靖竹忽然握住绿蚁的手,“绿蚁,除夕家宴的那一日,你记不记得有谁故意接近过我,或者行迹可疑的?”

    绿蚁仔细想了好一会儿,不好意思地道:“小姐您是长姐嘛,好像和每位公子小姐都有过接触,奴婢也记不清了。”

    “不过,”绿蚁顿了顿又道:“不过四小姐嘛,她似乎夸了句您的衣服好看,奴婢也不记得她当时有没有伸手碰过。”她紧张兮兮:“小姐,您是怀疑您那天晕倒是有人故意害您吗?”

    “那日事出突然,我也只是怀疑。”靖竹把蜂蜜水从托盘上拿下来放到桌上,安慰她:“你不必放在心上。”

    绿蚁还是放不下心,皱了皱眉头道:“可是要是真是四小姐做的,她也和您没仇啊,您还是她长姐,她有什么理由要害您吗?”

    “你别太紧张,我还没确定对我出手的人到底是不是她。”靖竹笃定道:“不是她就是沈靖安,除了他们两个,不会有其他人。”

    这个祸患如鲠在喉,靖竹枯坐半晌也难以安心,想想便道:“你去把府里所有的公子小姐都请过来,就说前些天太后赏赐了许多的布匹锦缎和首饰,我一个人用不完,请大家伙都来挑几件。”

    靖竹以前也经常把太后赐下的东西分给下头的弟妹,此举并不算突兀,几个姐弟得了信都回复说马上就来。

    今天天气好,靖竹让下人们在院子里摆了几张桌子,然后把锦缎首饰摆放在桌面上,以待稍后让公子小姐们挑选。

    沈靖书和沈靖玉先到,姐弟三人坐在院中石桌旁品茶吃点心,靖竹想起刚才老国公说过的话,“我听祖父说你要去打理家里的铺子?”

    沈靖书答说:“母亲执掌后宅家业不力,我听说已经亏损了四万多两银子,我想替祖父和母亲分忧,就想去试一试。”

    “试试也无妨,你现在已经在太学读书,早晚要接管家业,朝堂上的事情要长进,经商的事情涉猎些也不无不可,以免以后连账本都看不明白。”

    沈靖书嘴唇翕动,脱口而出:“长姐先前也说过当朝丞相赵庆涵发于商贾,那我若是弃了读书从官的打算,转去经商如何?”

    靖竹没料到他会这么说,闻言讶然。

    沈靖书观她表情便知她不会同意,低下头有些沮丧地道:“我知道祖父和自己都希望我能参加科举,日后入朝为官,可是我也知道自己志高才疏,日后恐难为府里做出多少贡献。长姐,你能理解我的心思吗?”

    靖竹摩挲着袖口,沉吟片刻后,在沈靖书紧张的目光中出了声:“我并不认为行商者低微,只是世俗尽皆如此看待,大多数富庶之流和寒门学子随波逐流,便也对从商之人多有轻视。你是国公府的嫡长子,生来便身份高贵,便是做了商人也不会被人看低,我没什么可反对的。”

    原以为长姐不会赞同自己的决定,没想到却有意外之喜。沈靖书不敢置信:“长姐当真准许?”

    靖竹笑了笑:“你未来的路要靠你自己走,谁也不能替你做决定。但是我的意见不能代表祖父和你母亲的,真正要走出这一步,还要靠你自己。”

    本是一母同胞,可是眼下,自己的亲生姐姐却将生母唤作“你母亲”,沈靖书心里说不出的古怪。

    关于前些天府里发生的事情,沈靖书和沈靖玉都听说了,母亲还因此在他们面前大发脾气,一则怪长姐无情无义,二则又怨长姐行事歹毒心机深沉,三则痛斥长姐扶持李氏上位。

    说来说去,都是在骂长姐不对。

    <span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