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七岁:霸宠小青梅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买股票
    在12月份的时候郭小明其实早就已经开始留意各大艺术学校的招生大纲了,重点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作为一个北方人,她两世都很向往南方的山清水秀。当然,这一世选择上海的理由还有一个,上海是她穿越过来呆了10年之久的地方,对她来说,上海不啻于她的第二故乡。

    只不过上一世的时候她只是海飘中最平凡最无奈的一员,每月交完了房租,除去生活费,剩余的钱别说买房子了,就是想买一件好点的衣服都要斟酌再三。

    h省美术考生的定在3月15日,由学校美术老师带队,统一到省城进行考试。

    于其它考生的紧张相比,郭小明显得万分轻松。这些美术考生的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因为文化课的成绩不太好,迫于无奈才临时抱佛脚学习的美术,基本上就是报个强化班或者是补习班突击一下,或是买本画画书跟着画画。而郭小明是从8岁开始就已经开始学习画画了,五年当中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省考考的是素描和色彩,这些都是画画最基本学习的东西。郭小明轻松完成了自己的考试。

    半个月之后,省考的分数下来,郭小明以省考第一的成绩取得了艺术特长生资格。

    接下来就是校考了。本来美术生的考试是依然是由老师带队的。可是同级的美术生基本选择的都是本省的学校,就算选择外省的也都是临近的几个省。无奈之下,郭小明只好在自家老爸的陪同下,坐飞机飞往上海市。

    当从上海浦东机场出来,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郭小明禁不住百感交集。

    上海美术学院位于上海宝山区的上大路,上一世她住的地方离此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不过那时候的她只是个过客,现在的她已经有资格进去,可以从这里开始改写自己的命运。

    上海美术学院的校考考的是静物速写,这郭小明也丝毫不发憷,镇定自若的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考完之后,郭西杰提议好不容易来上海一趟,要到上海的各大景点转转。郭小明苦笑,作为一个在上海待了十年的半个上海人来说,上海这些大小景点,哪个她没有去过十趟八趟了。可老爸已经提出来了,她也不好拒绝就只能当导游了。

    父女俩先去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然后沿着黄埔江边一直走到南京路步行街,吃了上海有名的蟹黄包、小杨生煎、排骨年糕等吃食。路上郭西杰看着眼前的一幢撞高楼大厦禁不住赞叹连连,与上海这些建筑相比,自己建的那些房子根本就是小儿科啊

    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父女两个晃到了浦东南路的证券交易所。郭小明看着证券交易所的大门心忽然一动。

    重活一回她最大的资本是什么,是她知道未来,她可以用这些资本,完成最原始的资本积累。最快的原始资本积累方式是什么,答案是炒股。

    现在才刚刚踏入1996年,实际上中国的股票在1990年底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刚开始国家发行股票的股票,没有人知道什么是股票,甚至发行半年之后,根本就无人问津,迫于无奈,国家只能强制性的让党员们认购股票。在股票上市的半年之内股票就从一百点上升到1500多点,购买股票的这一部分尝到甜头,开始大肆购买股票,一部分投机分子也嗅到了商机,跟风购买股票,结果股票在下半年的时候一路狂跌,上证指数跌回400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的暴涨暴跌在1992年底到1994的7月。第三轮的暴涨暴跌1994年8月到1996年1月。

    郭小明原本作为海飘当中最普通的一员,这辈子都不可能接触股票这种未知领域的,可在2007年她初来上海的时候,楼下扫地的阿姨,楼上买菜的大叔,还有抱孩子的家庭妇女都在讨论股票,眉飞色舞的说着买的股票赚了多少的时候,她也有点心动了,特意上网搜寻了关于股票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有股票的几轮涨跌。当然,研究了许久她还是没有下手买。一是手上没钱,顾自己的温饱都不够,二是还是那句话对这个领域她就是一张白纸,纯属靠运气的话,运气这东西又从来不肯眷顾她。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知道股票从1996年1月的最低点500点启动到1997年的5月会暴涨到1500点。趁现在股票低迷买进,未来她肯定会大赚。

    想到这里她拉拉自家老爸的袖子:“爸,咱进去看看吧。”

    郭西杰虽然认识上头写的“上海股票证券交易所”几个大字儿,但股票到底是什么他一无所知,再看交易所那高大的大门,莫名有些心慌:“闺女,这股票是干什么的,你爸爸我可是一点都不懂,咱们还是别进去了吧。”

    郭小明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容易发财的机会,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的放弃,撒娇拽着郭西杰的袖子不放:“爸,进去吧,不懂又没有关系,只当是看热闹了。”

    郭西杰到底拗不过,只能同郭小明进了股票交易所的大厅。

    一进大厅郭西杰就更发怯了。股票大厅里头挂在还几面巨大的垫子屏幕,上面每一个屏幕都是红的和绿的各种曲线,还有不断闪烁跳动的各种数字。

    大厅里头的男女老少都瞪大眼睛看着屏幕,有忽然露出笑容的,有愁眉不展的,还有的人不时跑到大厅的柜台上和工作人员说着些什么。

    看到他们父女俩进来,一个挂着经理工牌的工作人员彬彬有礼的过来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的。

    郭西杰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就是进来随便看看。”

    郭小明也笑笑道:“谢谢您,我们先随便看看,一会儿再做决定。”虽然她知道股票未来的走势,但也不能闭着眼睛瞎买,总要看看那支股票的涨幅最快。

    经理也不以为意,做了一个请便的姿势,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郭小明于是也开始盯着巨大的电子屏幕看,看了一会儿就选中了要买的几只股票,摸摸自己的背着的书包,那里头装着自己这次出门特定带上的银行存折,里头有这些年自己存下的30万块钱。可问题是现在自己只有13岁,根本不能开设独立的账户,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股票交易活动,这可怎么办呢?

    郭西杰看了一会儿花花绿绿的电子屏幕老早就觉得晕的不行了,刚要出去呢,被郭小明应拖着拖到了边上的服务台边,“你好,麻烦帮我们开个户呗。”

    郭西杰疑惑:“闺女,开什么户啊?”

    郭小明清清嗓子,把刚才想好的说辞说了:“爸,刚才我问过了,存这个账户里头的利息比存银行的利息高多了,所以我想把我存折里头的钱娶出来,存到这个账户里。”

    工作人员蒙了,这怎么回事儿?啥时候股票证券交易所成银行了,还比一般银行利息高的多,这不是胡诌嘛!这股票瞅准了是赚的多,让人一夜暴富,可瞅不准了,那就是倾家荡产,要不都说股票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呢!

    刚想说话呢,只看见眼前的小女孩扑闪这一双大眼睛拼命冲她眨眼,两只手还偷偷的合起来做了个求人的手势。

    工作人员真的不忍心拒绝眼前可爱小萝莉的请求,只好无奈的闭嘴了,心里想着,最多一会儿别让这小姑娘往账户里头充太多钱就好了。

    郭西杰一听有这么好的事情,并没有怀疑很多。马上把自己的身份证从自己的手提包拿出来:“那就给我办一张吧。”

    工作人员动作很快,把郭西杰的身份证拿过去,不一会儿就把户给开好了,问:“那叔叔请问,您决定买几手?”

    几手?郭西杰疑惑的眨眼,买几手是啥意思?

    就在这时郭小明赶紧把自己包里的存折拿出来,放到台子上道:“这上头的钱全存了吧。”

    工作人员疑惑的把存折接过去,数数上头的数字,顿时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上头居然有30万多块钱,而且,这上头的名字写的郭小明,明显就是说这些钱不是这个中年男人所有,是眼前这个小女孩的。这个小女孩看着还不到1米5的样子,最多才12、13岁吧,居然都有这么多钱了嘛!呜呜,想想自己已经算是快三十的人了,每月工资就是500块钱左右,上面的这些钱自己都需要60年才能挣够,而且还得是不吃不喝的情况下。60年后自己是不是还活着都成问题,最最关键的是现在这个小女孩就要这么随意的把这笔巨款给存到股票交易当中,而且还天真的认为股票的利息比银行高。她是提醒呢?还是提醒呢?

    “小姑娘,你确定吗?”

    郭小明点头。

    “小姑娘,你真的确定了吗?”

    工作人员连问两遍,郭西杰倒是真的不确定了:“闺女,这里头存钱,真的是比银行多吗?要不咱不办了呗。反正咱家也不缺你那点利息钱,咱就还是存在银行里头好歹也保险。”

    事情已经办到这里,郭小明怎么可能自家老爸反悔:“爸,我保证比银行的利润高得多,你闺女我啥时候说过假话。”

    郭西杰一想是哦,女儿从七岁开始就从来没有做过啥不靠谱的事情。自己应该相信自家闺女的眼光,于是直接拍板了:“好吧,就按照我家闺女所说的做。”

    事到如今工作人员也不能再说什么了,毕竟办理这些事情是她的本职工作,很快让郭小明输入存折密码,给郭小明的这张存折与开设的账户挂钩了。最后心情复杂的道:“现在已经算是办好了,等账户几小时开始生效之后,就可以开始处理业务了。”

    郭小明一听,兴奋激动地不行,终于办成了。随后她只要坐等收钱就可以了,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美秒了。

    等父女两个从证券交所出来,郭小明问:“爸,有没有想过把咱们家的生意发展到上海来。”

    郭西杰道:“咱家的生意现在在y县都已经很不错了呀,为什么要发展到上海?”

    郭小明解释:“爸,说到底咱们y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咱们县城的生意说到底就有限的那么多。如果只是拘泥于县城,过几年很有可能被其他的建筑公司超越。还有,我将来上大学的地方很有可能就在上海,你忍心把我你家闺女就这么孤零零的一人扔到上海啊。”

    郭西杰愣了愣,只要想到自家闺女一人呆在上海的样子,他就觉得心疼呢!可真要是把自家生意发展到上海,他这心里又有些没底。这上海人生地不熟的,如果要来这里,一切都相当于从零开始。还有,自家除了这个闺女,还有一个老大闺女,一个儿子呢,是把闺女和儿子扔家里吗?还有,自己的老娘都已经70几岁了,自己那二哥和五弟都又是那不省心的,如果自己往上海来了,老娘在家里恐怕也过不上省心日子。还有,自己的手底下那些助手,他们都愿意拖家带口往上海来吗?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郭小明把自家生意挪到上海的想法却犹如开了闸的水龙头再也止不住了。现在,自家的生意是好,可是等十年之后y县的两大重污企业发电产和化肥厂都被关停了之后,整个y县的经济都会停滞,连政府部门的工资都成困难、到那时自家的生意跟着都会倒退。更不要说如果自家把房子盖成了,业主根本没有钱给,欠款一拖就是十年八年。那自家就是白白给别人盖房,最后自家拖欠工人的工资。

    还有,对h省学生不公平的是h省事拥有全国高考毕业生最多的一个省份,但h省的重点大学只有z大一个。这就导致h省的考生要想考到外省去的话,需要非常高的分数才行。

    但如果是上海就不一样了,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不说,拥有10所重点大学,学生只需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考上一座不错的大学。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