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七岁:霸宠小青梅 > 第十二章 首都
    到了首都吃啥?拉住地道的首都人一问肯定都会拖着长长的京腔告诉您:全聚德啊!

    因此等接了郭小明父女俩,坐上路边的出租车,大概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众人就从朝阳区首都国际机场,开到了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店。要不说是首都呢,在郭小明所处的s省y县还处于人力三轮车充当出租车的时候,首都的人民已经可以坐上四个轮的轿车出租车了,还安装了汽车计价器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花多少钱。首都国际机场的位置大概就是后来所谓五环的位置,因为小岳岳的五环之歌太魔性,想到五环,郭小明差点还吼一嗓子,好险怕吓到人到了嘴边又给咽回去了。

    这时候的北京人比较少,关键也没有那么多的北漂,也就不至于造成什么交通拥堵,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郭小明父女俩看看街景,聊聊天很快也就过了。

    全聚德王府井店据称是明代的十王府,因此殿堂装饰颇具王府风范,桌椅大多采用红木,门窗古朴,雕梁画栋,进去之后给人的感觉只能用一句话形容—高端、大气、上档次。

    不知道托了三位谁的洪福,预定的座位居然还是靠窗的,王府井大街熙熙攘攘的景象一览无遗。

    饶是郭小明后来也进过高档酒店,可是还是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只能在心里不住的警告自己:郭小明你可是从未来重生的,千万可别丢人啊!端住喽喂!

    这一端住不要紧,又让来接的三个人刷新了认知:这父女俩就是不一般啊,当爸的大气从容,当女儿的从容大气,反倒是自个儿揣着想看人家“土气”的心思,真真的太小家子气。

    他们哪儿知道郭小明是端着呢,郭爸爸自从虽说祖上是大地主吧,这到他这代比贫农还贫,哪儿见过多少市面。可郭西杰喜欢看书啊,从书上看到的东西多,也就明白甭管到哪儿,看到啥见过没见过的都要淡定,就算学不会也装。

    轮到坐位置的时候,田国良,庄殿君还有郑渊洁都非得要郭西杰和郭小明坐主位。郭西杰父女俩哪肯。不说郭西杰就是小县城的一商人,就算郭小明写了那么一本书,有了那么点小名气。可这三位是谁啊!这三个人都是文艺界的大拿,跺跺脚不说全中国吧,至少北京的文化圈要抖一抖,父女俩怎么敢托大坐主位。

    推到最后还是田国良和庄殿君坐在了主位左右两个主宾的位置,接下来郑渊洁和郭西杰又坐了一左一右两边,郭小明则坐了下首。

    烤鸭很快端了上来,不得不说全聚德烤鸭闻名中外这么多年确实是名不虚传。刚烤出的鸭子皮质酥脆,肉质鲜嫩,飘逸着果木的清香。鸭体形态丰盈饱满,全身呈均匀的枣红色,油光润泽,赏心悦目。端上来的时候外皮已经被厨师片成薄薄的片状,配以荷叶饼,葱丝,还有甜面酱。吃的时候荷叶饼刷上一层甜面酱,加上点葱丝,几片鸭肉,卷吧卷吧往嘴里一送,甜,脆,酥,香,辛辣,各种味道一起冲击着味蕾,让人食欲大增。

    除了烤鸭,还点了干烧四宝,火疗鸭心,芥末鸭掌,雀巢鸭宝,最后还有鸭架汤,菌菇汤。吃完这一顿郭小明感觉自己的肚子都涨成了西瓜,幸好冬天穿的厚啥也看不出来。

    说文化界的人矫情也好,不愿意亵渎文字也好,在饭桌上几个人并没有啥“高谈阔论”,而是下了饭桌后又专门找了家茶馆坐着聊天。

    坐下几分钟,还没等茶上来,郑渊洁就先忍不住了:“小明同学,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的作家我一直非常好奇你写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题材来源哪里?怎么小小的脑瓜之中能想到那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

    “是啊”,田国良也忍不住了,这也是他一直好奇的事情。“像沉稳睿智的慢羊羊村长,漂亮的美羊羊,聪明机智的喜羊羊,还有胖乎乎却憨厚的暖羊羊,贪吃贪玩的懒羊羊。最有意思的是灰太狼每一章都在绞尽脑汁的想要抓到羊,可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尤其是最后一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真的令人忍俊不禁!报纸上写的都是你天生聪颖,爱好看书,可我怎么都不敢相信。”

    庄殿君则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最不可思议的是这部作品从小孩子的角度看是一部动画片,但从成人角度看也可以作为一部家庭伦理片。就说灰太狼一家吧,作为一头狼,总抓不到羊,灰太狼无疑是失败的。可是作为红太狼的老公,即使红太狼时不时的对灰太狼嫌弃,还经常用平底锅把灰太狼砸的满头大包,可灰太狼对红太狼永远是那么的贴心,耐心,任劳任怨,灰太狼无疑是好老公的典范。”

    郑渊洁点点头道:“拿到书的那一瞬间我几乎是彻夜不眠的把整本书都看完了,跟你这几岁的娃娃相比,我书中刻画的舒克,贝塔,还有皮皮鲁,鲁西西的的形象,我觉得真的是太单调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些书已经刊印出去,我真的想把那些书籍都拿回来销毁,重新写过。”

    听到这里郭小明吓坏了,连忙道:“郑叔叔可不要这么说,我可正正是从您写的这些童话故事中才获得的灵感。还记得我看的第一本童话故事书就是您写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后来您的《舒克和贝塔》三本全集我更是一本都没落下,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多遍。至于我能想到这些,完全就是因为我家弟弟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要缠着我讲故事,还不让讲重复的,迫于无奈我只好绞尽脑汁给弟弟讲,讲着讲着就思维越来越发散了。”

    田国良笑了:“哦?原来小明同学这个天才作家是弟弟给逼出来的啊,那你可得好好感谢感谢你弟弟!”说完又转头看着郑渊洁:“另外,郑老兄,我可不得不说你,你怎么能妄自菲薄呢,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啊,就你写的这些童话故事可刊印了多少回了,我们出版社的印刷人员印都印的手软但还是不够卖。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全国小朋友的眼睛更是雪亮的,如果这些故事不够好,谁会买账哦!”

    庄殿君也抚掌大笑:“郑老兄,中国目前好的动画片可就靠着你的这些童话故事了,不然六点半档的动画片可全都被国外的动画片给占据了,我这少儿频道的总监也可以直接下台喽。不瞒大家说,把我愁的啊,天天睡不了个好觉啊!就怕愧对了全国小朋友对我的信任。当然,现在可以给小明同学再透漏一个小道消息,咱们少儿频道正在积极的把小明同学写的这部《喜洋洋和灰太狼》也拍成动画片,我啊,近断时间可是睡的踏实多了!”

    “哈哈哈……”众人不禁都被逗乐了。

    郭西杰在旁边听着既骄傲又汗颜,骄傲的是自家仅仅7岁的女儿就可以和这些文学大拿们高谈阔论,汗颜的是闺女的书从写到发表,他这当爸的还没有认真看过闺女写的这些故事。只能在心里暗暗发誓,这次回去不管多忙,一定要把闺女写的故事好好的看看。

    三个大人围着郭小明或高谈阔论,或抚掌大笑以至于忘记还有一个郭西杰在场。

    郭西杰也不以为意,看着几个人面前的茶水快要见底的时候,就偷偷的让服务员续上一杯。

    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当中,茶馆都要打烊了。几个人这才醒悟过来,连忙从茶馆出来并一起把父女俩送到一家干净舒适的旅社。

    郑渊洁说准备第二天一大早接父女两人到家中小坐。郭小明连忙表达了第二天一早想要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的愿望。郑渊洁于是再约早上7点半直接在天安门接父女两个。

    田国良和庄殿君则遗憾表示,第二日单位都有事务在身,留下电话号码相约以后时常联系。

    等父女俩睡下已经是过了晚上12点。虽然父女俩很疲惫。可两个人都睡不着。

    郭西杰是在回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郭小明则是惦记着明天一大早还要看升国旗。酒店也不给配备啥闹钟,早上很有可能会睡过头。

    因此早上五点钟左右的样子,父女俩都已经睡不着了。

    穿衣,洗漱,起床,到旅社外面吃了北京有名的豆汁儿,油条。豆汁儿的滋味怎么说呢?可能一个地方的人一个口味,郭小明还真的有些吃不惯。

    旅店的位置距离天门广场并没有多远,可是父女俩也不知道升国旗的准确时间,生怕错过了,于是早早的往天安门方向走。等边问边走到达目的地升国旗还没有开始。

    显然还有很多和父女俩一样来自全国各地游客。广场上早已是万头攒动,人山人海。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怀着共同的心情,早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旗杆围了个水泄不通,郭小明想选择理想位里的念头顿时成为泡影。

    为了看的更清楚一点,父女俩废了老大劲儿努力的往前挤。零下几度的气温,父女俩硬是挤出一身的汗,可最终结果也就是差强人意的前进了几米。

    七点钟,三十二名旗手穿着整齐的军装端着95式步枪整齐划一的从天安门城楼的大门走了出来。每一个人的动作都如同用标尺准确量过,每一个人的眼神都如同出鞘的宝剑般锋利。越过金水桥,走到旗杆下,一名升旗手,两名护国手走上前。国歌声这时候响起来了,升旗手用力的一挥,鲜红的五星红旗迎着风铺展开来。每一个音符都震撼着人们心,每一个音符都催人奋进,每一个音符都在呼唤万众一心。广场上所有的人目视着红旗方向情不自禁的跟着唱起国歌,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不大,可是汇聚在一起就有了让人浑身血液都能够沸腾起来的力量。两分七秒,音乐停止,红旗也正好升到旗杆订单。国旗班的军人们又整齐划一的消失在城楼地下。

    天安门广场的人们开始如潮水般退去。父女俩跟着刚才走广场边上还没有站上几分钟,郑渊洁笑眯眯的脸已经出现在出租车的后座。

    父女俩坐上出租车,大概坐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出租车七扭八拐的停在一所大院子前头。

    一个30多岁的女孩带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站在大门前头迎接。郭小明猜测这应该就是郑渊洁的妻子及郑渊洁的儿子—郑亚琪。

    果然等下了车郑渊洁连忙给父女俩介绍。女的正是他的妻子郭微微。小男孩正是郑亚琪。

    因为前世媒体、报纸并没有对郑渊洁的妻子爆过光,所以郭小明对郑渊洁的妻子没有什么了解。一眼看过去,就觉得郭微微是一个书卷味很浓的知性女性。

    倒是后来媒体上对郑亚旗也做个很多介绍。郭小明略有了解。郑亚旗据说小学毕业后就死活不愿意上学,“自家私塾”混到初中。22岁的时候就创办了皮皮鲁杂志,并重新策划了《皮皮鲁总动员》系列丛书,后来还创办了学校,开了工作室,最后还成立了一家皮皮鲁总动员科技公司,出任了ceo。只小一岁的他,却让郭小明仰望,所以看到此时只有6岁多的q版郑亚旗,她忍不住好好的瞅了几眼。

    此时的郑亚旗脸上还是有点肉肉的,眉眼都像郑渊洁,皮肤估计随了郭微微,长的比较白。

    “郭大哥好,郭小明你好!”郭微微笑着微微欠身打招呼

    “郭伯伯好,郭姐姐好!”郑亚旗礼貌的打着招呼。

    “阿姨好,弟弟好!”郭小明赶紧回礼。

    “哎,你好!小朋友好!”郭西杰边应,边从怀里头摸出一个红包,递到郑亚旗手里头。

    “郭大哥,使不得,使不得。”郑渊洁连忙拒绝。“昨天已经劳累你们从l省带了土特产过来,今天怎么还要给红包。”说着就要把红包推回来。

    郭西杰又推回去:“这不是过年嘛,就冲孩子这一声伯伯,我这也得给孩子一个红包啊。”

    最后还是郭微微圆场:“老郑,收下吧,再推郭大哥父女俩都不用进门了。”至多等郭小明他们走的时候再包一个红包还回去不就是了。

    “对,对,对,看我这待客待的。”郑渊洁也就不再拘泥于这个问题,把父女俩迎进门内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