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晴空开裂 > 第402章 海湾夜猎
    不久一切准备就绪,巡防营跟在缉私队的后面,两船直驶大港湾的入口,首先堵截走私船的出路。

    这一来一去差不多用去了一个时辰,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少年们惆怅地看到,原来碇泊在岸边不远处的走私船已经不见踪影,不知到了何方。

    这本在意料之中,无足为奇,关键是看它走掉了没有。它可能已经出海,但也可能只是躲了起来,这就要在海湾中搜索。

    搜索用的是小船。总共九只各载十几人的小帆船奉命分散开来,对港湾里的大船进行分区搜查,只要看到陈骑墙的船就鸣号,然后大家一起围捕。

    这办法颇耗时间,但是细致可靠。

    巡防营和缉私队的兵头各留了一个在岸上,伺候着等大人们垂询,见一切业已顺利展开,便叫手下从营房中搬了桌案座椅出来,请两位大人坐下观战。

    虽然星月灿烂,夜空皎洁,海面上仍是一片暗沉沉的。帆影幢幢,望过去什么细节都看不清,只能竖着耳朵听动静。

    但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号声一直没响起,两位小大人已经是睡意朦胧。

    “没戏了!”他们各自在心里想,“陈骑墙,这名字是白得来的吗?肯定是一见风头不对,立马就溜。营兵上船时那么大的喧闹声,早把他吓跑了!”

    正在将睡未睡的关口,突然港湾深处传来一声悠长的螺号:“呜——”

    螺号之后,更有指挥船上发出的尖利的铜号声响彻夜空:“滴滴滴哒——”

    万籁俱寂,突然来这两声划破夜空,特别是响亮的铜号声,沉睡中的港湾一下子惊醒。

    港中的水手,岸上的居民,多半于睡梦中翻了个身。有的更是侧耳细听,想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两少年也一跃而起,揉眼远望,不知是抓到了还是只是发现了。

    队官营官都很内行,一齐笑道:“这是发现了,正在围捕!有好戏看了。”

    又过了一会儿,海面上散漫的灯光逐渐集中到一处,形成荧荧煌煌的一小团,螺号声也此起彼伏,显然是合围了。

    不料就在这时,灯盏集中处闪烁起细小的火花,就像爆灯似的十分灿烂。

    “用上火箭了!”缉私队官一拍大腿,“是陈骑墙!这狗东西,拼命了!”

    巡防营的军官问他怎么知道是陈骑墙动了手,缉私队官大声说:

    “还用问吗?我们缉私的讲究人赃并获,怎么可能烧船?必是姓陈的情急了,要就是鱼死网破,要就是弃赃潜逃,总之不要被你抓住。偷运兵器!抓住了还有命吗?”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都激动起来,摩拳擦掌,专等那大船火光熊熊地烧起来。但是好一会儿,那儿还只是小簇烟花不停地闪亮。

    队官说:“要烧船也不是太容易,船上都备有水桶和竹筒水龙,你烧来我泼去,你就是射到帆布上,我也一样用水龙打灭。一时半刻,哪里烧得起来!但若是相持太久,就难说了。”

    既然还是熬时间,大家就都捺住性子,耐心观看。

    过了约一刻钟,突然四面火线划过水面,集中在圈子中央,一下子热闹起来。

    两少年看不真切,队官却又在桌面上重重一拍,说:

    “狗东西想是冒死突围了!他既咬定不降,营兵无奈,也便只好放箭了!这下陈老秃子完了!”

    果然,很快便见那边窜起一个火舌。

    火舌左舔右舔,越来越大,不久便烧得焰腾腾的,一个完整的帆船构图出现在火光中,横平竖直,就像个漂亮的小建筑,在朝霞般的背景里自豪地崭露头角。

    但其光彩闪耀得如此之短暂,只辉煌了不到五分钟便被火焰吞噬,轰然倒塌,哗喇喇的声似雷震。

    但在远处人的眼里,它却像是蜡烛熔化一样,无声地歪倒下去,很快就掉进蜡液里不见了。

    它还没有沉没,冒着黑烟的残骸还要颠簸起伏多时,但作为一艘可以横行万里的大型船只,它已经不存在了。

    大海胸怀广阔,一声不响就收容了它。

    少年们互相望望,微微一笑,站了起来。

    一艘老海盗船就这么终结了!陈骑墙呢?逃出命没?还有后来上船的王六子和那个审问白思孟的大汉,他们也都葬身大海了吗?

    要知道最后结果,起码要等到破晓时分,这就不必了。趁营兵们还在海上和沿岸搜捉残匪,他们交代营官队官,有结果就来迎宾老栈报告,随即起身离开,回到旅馆睡觉了。

    最终报告到来,已经是次日上午十点钟。

    他们被叫醒后,脸也不洗,就揉着惺忪的睡眼出来聆听。原来船虽沉了,陈骑墙却溜掉了——他坐着小船上了岸,沿地岬跑回了港城,不知躲进了什么地方。

    那大汉模样的人应该就是他的重要手下孟老奎,也带着水手跑了。只有新上船的王六子和他的手下七十人,无船可登,泅水逃命,结果被包围的大小船只尽数俘虏,无一漏网。

    截下了军械,俘获了奸徒,最大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来,陈骑墙他们会逃到哪里,白思孟心里也有点数儿,不过他一个就要走的人,还越俎代庖、穷追猛打什么?该让地方操心的,就让地方上去操心吧!

    他估计老仙儿一定不甘心,一定还有后着,狐狸尾巴总是掖不住的。

    作为事件的收束,他请万时明拿起他那生花妙笔,好好写份奏折交上去,既为地方军官请功,也显显自己四人的功绩。目的是要让朝廷明白,他们的俸禄虽挺优厚,却也不是白吃的。

    万时明好说话得很,立即振笔疾书,却是原本怎样就怎样,只提白蒋二人,不提朱品声和自己,写完交稿,立即遭到白思孟的反对。。

    “别呀!”白思孟拍打着底稿说,“四个人一起,就写四个人一起,怎么只写我们两个?这不让人看笑话吗?”

    “这有什么笑话看?”万时明惊异地反问,“是你俩的就是你俩的!我俩没去也写进去,知道的人不更得笑我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