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晴空开裂 > 第344章 与敌同行
    蓦然听他说出这样的话,白思孟一怔,回过头,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我们是飞来的?”

    小店老板笑着指指他的裤子说:“客官不是仙人吗?仙人都穿这种连袜裤走路。”

    嗬,原来他认得!

    “你以前见过多少仙人?”白思孟感兴趣地问,“多吗?”

    老板笑道:“不多。几年间也就见过八个。每逢结账走人,只见他们肚皮一鼓,吹气一样就飞上天去,像是一个灯盏被人提了走,甚是好看。”

    他说的肚皮一鼓,自然是指平时圈子无力,悬垂在肚子上,一发动,圈子就水平上升,人成了圆桶腰,就把腹前的衣裤顶了起来。

    这个说法很形象也很独特,足见他说见过仙人不是吹牛。

    一条不大繁忙的线路上的一个小店,几年时间竟然有八个仙人光顾,真可谓机缘极佳,眼福不浅。

    “接待这么多仙人,你赚得不少吧?”白思孟开玩笑地问。

    “还好,还好!”老板笑眯眯地回答,“仙人都有钱,从不赊账,只此就是小店的上等客人了。小的别无他求,只求列位他日经过,再多多惠顾!多多惠顾!”

    白思孟道:“我们也是第一次走这西边,以后回来,自然还到你这里。只是那七八个仙人,他们都是什么样,来这边做什么,你能说说吗?”

    老板搔搔头发,为难说:“远了有些记不清,只前天来的几个,倒还记得。”

    “前天?”四个年轻人都心头一震,“前天还来了?”

    老板见他们反应这样强烈,倒有些吓住了,眨巴着眼睛,拿不定主意。

    白思孟不动声色,拿出一小块银子,在老板眼前一晃。

    阳光正强,银块又亮,老板眼睛都要耀花了。

    知是回答得好就会赏他,当下他想抓不敢抓,流着馋涎看着银子说:

    “那五个人是前日清早到的,连袜裤与四位差不多,只外衣多为绣袍,绣得花团锦簇,一看便知是富贵中人。

    “花钱也大方,纵是小的这种小店,也尽情要好吃食、好伺候,不肯马虎一点点。热水温了一些、热了一些,都要骂得人三生佛出世!那脾气,也就县里大老爷才可与他比得。

    “而话说回来,本县大老爷,竟然也与他们有交情。其中便有一个,吃了早饭也不落床,直飞到三十里外县衙里与大老爷吃了酒,这才回来睡觉,一觉睡到天晚,才一起飞向西方去。”

    “他五个人长的什么样子?你一个个说了看。”

    老板不敢隐瞒,竭力回忆着描绘了一通,朱品声一听就清楚,过来的就是五天罡。

    从店主的描绘中还知道,那樊老者头部的磕碰外伤已经平复,中年道士韩昌的肩伤也收了口。只有胖和尚车轮摔得太重,似乎震坏了哪里,走路还很吃力,估计还得将养。

    不过他们来去都靠飞行,走不走得了路不是问题。

    这群丧门星!怎的又跟我同路了?

    朱品声很不自在,就拉过三个同伴,避开老板,把他们的来历和能力说了说,最后说:

    “幸好他们先过去了,咱们慢慢飞,别过早遭遇。猝然动手的话,他们还是挺有杀伤力的!”

    白思孟返回门口又问了几句,没有更多情况,就交待说,自己四人来过之事,一定不要与人说起,然后给了赏银。

    走回来他说不用遮掩了,就和三个同伴一起原地起飞。这回速度放慢了一些,好边飞边交谈。

    白思孟和小蒋性子较急,都主张追上去,一遇到五天罡就火力全开,力争把他们一举歼灭,彻底根除后患。

    但万时明想法比较稳健,说对方已经先走了一天一夜,离西海岸只有一半路了,你追得上吗?圈子的能量有保证吗?

    不如还是慢飞,一路加强警戒,防备伏击,一切等到了西海再说。上船前如果碰不到他们,那还管他们干什么?

    朱品声表态同意稳健方案,于是他们就放弃了快追,只是从此又得全神贯注地警戒,旅程立刻变得不舒服多了。

    “阴魂不散哪!”朱品声不快地想,“每次你想抛开一切,都因为一点小事,又把心思拽了回来。这柏原城,真叫人魂牵梦绕!也不知宫中和刘侍郎他们怎么样了。”

    这天中途又碰上两次换圈耽搁。白思孟无奈地苦笑说:

    “再烂的车型,胎也不至于换得这么频繁吧?连个预警都没有,说不行就不行,立马就得降下来,不然就摔你没商量!真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小蒋笑道:“还好还能转几转呢!要是像子弹那样卡壳,一停就没商量,那人真得摔死了!”

    他们共有飞行圈二十二个,至此已经有十四个圈子完全失效。三个圈子半失效,只能转转停停,等于无用。在用的是四个,于是备份就只剩一只了。

    “换坐马车吧!”朱品声担心地建议,“飞行服穿着不换,但不到紧急时不用。坐马车又省能量又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

    “对!”小蒋说,“发现了,跑不了再飞,还得指靠它们。就这点能量了,省省吧!”

    这时离前面驿站还很远,身边不断有快马轻骑飞驰而过。

    他们拦下一个骑手问他后面有车没有。骑手说有好几辆,只是全是拉货的,走得比较慢。要想坐拉客的,得赶到前面驿站。

    中午饭过后,前面驿站有一趟去西海的班车要发车,坐着舒服得多。

    “这附近有没有私家马车?”白思孟指着地平线上的一簇平平的、绿云般的村落问。

    骑手望一望摇头道:“这里人田多爱养牛,养马的少。除了拉庄稼的车,别样未必有,还是向前面去吧!”

    “那就坐货车!”白思孟看看朱品声脚步拖沓的样子,说,“都疲倦了,就坐在这儿歇歇,等车来了再走。”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拦车坐上又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驿站,班车早走了。

    他们见天色已是下午,车又不顺,干脆决定不走,就在这儿歇宿过夜。。

    驿站是消息灵通之地,所以附近地区的人有事没事都爱跑到这里来聚聚凑凑,听点新鲜事。时间久了,周围就自然多了些凉棚与民房,搬来几十户人家,宛然一处聚落。

    驿站只给官员和办公事的人免费提供食宿。对来往行旅,旁边自有民间的各种简单商业设施任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