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嫡女重生:相公,请多指教 > 102.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燕王大败瓦剌,一战功成,天子率百官行至定安门前迎接燕王大军。满城皆是一片欣喜之象,颜令殊待在远离定安门远处的京兆府的大牢都能听见那锣鼓欢天的声音,燕王如今离皇位就只剩下了一个出师之名了。

    让颜令殊更没想到的事傍晚时分来看他的既不是晚生也不是刘翊,而是这位名声大震,剿灭瓦剌铁骑的燕王刘襄。

    刘襄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圆领衫,外面披着一件披风,他缓缓掀下帽子的时候颜令殊才看清楚了刘襄的面容,刘襄笑着望着颜令殊说道

    “少阁老别来无恙啊?”

    颜令殊连忙站了起来,皱着眉头喊道

    “王爷?”

    刘襄笑了笑走了进来看着他道

    “怎么?很惊讶我会来这儿?”

    颜令殊笑了一声说道

    “不惊讶,只是一直等着王爷呢!没成想您来的这样迟!”

    刘襄微微笑了一声,并不在意监牢的脏乱,便就坐了下来看着颜令殊说道

    “是啊!让少阁老受委屈,等久了!”

    颜令殊见着他这番说话便也坐了下来,看着他问道

    “那……王爷今日此番起来,可有法子就我出去呢?”

    刘襄长长叹了口气才说道

    “不着急,咱们先说说别的事情。”

    颜令殊看着他问道

    “什么事情?”

    刘襄缓缓摸着唇上的胡子,笑着问道

    “我想问问少阁老,为何……这殿上推荐之人是岳恒而不是本王呢?”

    颜令殊看着刘襄嘴角那丝冷笑,连眼睛里都带着寒光,颜令殊却淡淡笑了笑才说道

    “明摆着的事情,王爷瞧不出来?我若真举荐了你,恐怕如今建功立业的应该是岳恒将军才对吧?圣上疑心最重,我是刘翊的门生,我得跟着刘翊的说辞才是常态,我若举荐了王爷您,那才真是叫害了您又害了我啊!”

    刘襄听了这话眨了眨眼睛,笑了出来,半天才说道

    “恕本王愚钝,倒是未曾体会到少阁老的这份心意。”

    颜令殊皱着眉头说道

    “王爷该明白的,圣上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

    刘襄点了点头,淡淡说道

    “明白。”

    说罢缓缓从怀中掏出了一份信封,笑着道

    “少阁老的冤情,我已然替您查明了,所谓勾结书信往来,全然都是伪造的,我请了张栩先生仔细看了所谓的证据,张栩先生乃是我朝第一书法大家,他说了此信乃是有人刻意模仿了少阁老您的笔迹而故意为之的。”

    颜令殊缓缓抬起了头看着他问道

    “那……为何要陷害我呢?又是何人要陷害我呢?”

    刘襄缓缓将信封放在了稻草之上才轻轻推了过去才笑着说道

    “这是……我为少阁老您找好的退路,行与不行就看您自己了。”

    颜令殊看着他面上虽无不同,心里却早就风起云涌了,他这一步走下去可就真没有一点回头的余地了。

    颜令殊接过信封,缓缓拆了开来抽出了信纸上面列着条条罪状,而参奏之人正是颜令殊的老师刘翊。

    颜令殊并不感到惊讶,他迟早是要动刘翊的,可……

    “老师无缘无故为何要勾结瓦剌毁我大齐做什么?他是大齐的阁老又是大齐的驸马,圣上怎么会相信?”

    刘襄轻声说道

    “相信?那坐在皇位上至高无上的天子从来不会相信任何人,对他来说只有利用两字而已,只要我将罪证摆在他的面前,位高权重者,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者,还需要什么理由?再者说了也不需要圣上真的定下刘翊的罪,只要废了他的权力,让他一无所有,那便是本王想要的了。”

    颜令殊听了这话愣了一愣,方才抬起头看着刘襄问道

    “王爷是想……”

    刘襄点了点头,淡淡说道

    “时机也该成熟了,如今我得胜归来又手握三藩兵权,再没有比如今更合适的机会了。”

    颜令殊看着他,问道

    “那由头呢?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由头吧!”

    刘襄看着他缓缓上前望着他道

    “你父亲与裴家满门便是最好的由头,照慧太子与李家便是最好的由头,你便是最好的由头。令殊,一切我都为你准备好了,只等着你大齐宫中,早朝之上,当着百官之面,将当年两国盟约公之于众了。”

    颜令殊听了这话心上不禁一怔,他咬着后槽牙问道

    “王爷这是找到了证据?”

    刘襄斜斜一笑,淡淡说道

    “万事俱备,只欠你这个东风了,只要你亲手将刘翊送到这固若金汤的监牢之中,一切便都好办了,再没有人能够阻挡我们的千秋伟业了。”

    刘襄拍着他的肩膀笑着道

    “你不是想为你父亲为裴家满门正名声,求清白吗?你只管告到那大齐宫中去,有本王在你身后,有三番兵权与半壁江山在你身后,你还怕什么?”

    颜令殊轻轻笑了一声,低头将信封封好才抬头看向刘襄说道

    “多谢王爷成全。”

    他知道,燕王这是借着自己与裴家的由头来将当今圣上变成一个胆小怕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的昏君,圣上是不会承认当年之事的,那么天下人眼中的天子便只是个残暴的昏君。而燕王则是战功显赫、威名远扬的重臣,他刘襄才是为了大齐与黎民百姓出生入死的皇子,他刘襄才是能一统天下的明君,他刘襄才应当是这大齐的皇帝,大齐的天子。

    刘襄爽朗的笑声响彻了整个监牢,他看着颜令殊说道

    “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杀伐果断才应当是男儿郎应有的血性,妇人之仁只会坏事。”

    颜令殊淡淡说道

    “斩草必定要除根,不然后患无穷。可圣上既然留了我这罪臣之子一命,我若不能为父亲报仇岂不是枉为人子?”

    刘襄笑着看着他说道

    “本王答应你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少,准备准备吧!令殊,只等着你出去,帮本王收回这万里江山了。”

    刘襄单膝跪地,缓缓合手道

    “拜托了。”

    颜令殊连忙起身将刘襄扶了起来,说道

    “王爷严重了,是令殊仰仗王爷为我父亲为裴家以正清明。”

    两人缓缓站了起来,刘襄看着他说道

    “只在这两天,我便将瓦剌叛军阿布拉献上去,只是到时候刘翊便要由令殊你亲自来……”

    刘襄话没有说完,颜令殊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颔首说道

    “自然。”

    刘襄笑着点头,看着颜令殊道

    “我原来还以为令殊你还顾念着与刘翊的师生之情,想不到你竟能为了大业而大义灭亲,好样的。”

    颜令殊淡淡笑着道

    “无毒不丈夫,凡是与我不两立者自然为敌。”

    “好。”

    说罢刘襄拍了拍颜令殊的肩膀才缓缓放开了手,准备向外走去,只是走到门口时却突然回头看向颜令殊,笑意暖暖的问道

    “你与莞莞的孩子快生了吧?”

    颜令殊皱着眉头,轻轻答道

    “是。可王爷是……怎么认识莞莞的?”

    刘襄听着颜令殊话语间无意识的加重了莞莞两个字的声音,知道他是疑心自己威胁与他的家人,便弯了嘴角笑着说道

    “莞莞的娘亲与我是旧识,只可惜……唉!往事不提也罢,你放心,莞莞一切都好不用担心。”

    颜令殊缓缓行了礼才起身说道

    “谢王爷挂怀。”

    刘襄微微点头,方才侧了身子走了出去,颜令殊见他走出去许远才缓缓坐了下来,他低头看着手中那信缓缓折了起来,放进了怀中摇着头有些恼怒的说道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啊!”

    隔日里,上早朝之时自然是要对刘襄论功行赏的,哪知道尚且还未颁圣旨刘襄却站了出来,说有表要奏。

    “禀圣上,臣弟征瓦剌之时,了有所闻副都统献布防图一时,只是当时副都统已经死无对证无迹可寻。但臣弟生擒了瓦剌先锋将阿布拉,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与副都统有书信来往的并非是内阁大学士颜令殊,而是另有其人。”

    燕王刘襄话音一落,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刘翊也没想到竟然是燕王彻查了此事,当然他更不想不到自己将要背负着什么。

    圣上听了此话,不禁问道

    “此话当真?”

    刘襄将奏折献上道

    “臣初初也听此话只觉得是阿布拉想要里间我大齐之君臣,故而派人带着书信去拜访了张栩先生,此乃是张栩先生给我的回信,请圣上一阅。”

    说罢缓缓弯腰将奏章呈了上去,近身的公公缓缓接了过来才直起腰说道

    “张栩先生已然断定,副都统几封来往书信皆是有人故意模仿了颜令殊的笔迹故意而为之的,为的便是将这罪名加到颜令殊身上从而为自己开脱罪名,逍遥法外。”

    圣上缓缓翻着那奏章,眉头不禁深锁,半天才问道

    “那到底是何人……与瓦剌勾结,指使副都统献上关南的布防图呢?”

    燕王刘襄缓缓转向刘翊,看着他伸了右手指着他说道

    “正是刘翊!”

    此话一出简直是平地惊雷,朝中一片哗然,连刘翊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望着刘襄怒火中烧的说道

    “燕王爷此事可不敢胡说,我乃是内阁首辅,为何要做这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此乃是叛国之罪,我为何要做出如此行径?”

    刘襄冷笑了一声,淡淡说道

    “刘阁老居然问我为何,我倒想问你为何了?我大齐是如何对你的?你身为内阁第一首辅兼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更是当朝的驸马也算得上是半个皇亲国戚,可你呢!勾结万邦犯我大齐,本王倒是要问刘阁老为什么要如此行径?我大齐待你不薄,你就是这样回报我大齐的?”

    刘翊听了此言更是气得脸色通红,想他为官几十年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曾受过此等侮辱,更不用说刘翊乃是一代肱骨之臣,满怀的都是家国天下的忠义。

    “燕王此乃何等用意?我刘翊一生光明磊落从未做过半点对不起大齐与圣上的事情,既然燕王语出不妨讲证据摆在圣上的面前。”

    刘翊缓缓转向圣上,恭敬的说道

    “请圣上赦颜令殊,并准带瓦剌敌将阿布拉进殿。”

    圣上点点头道

    “准。”

    不一会儿颜令殊与阿布拉便被带了上去,颜令殊连忙跪了下来,圣上见他忙说道

    “颜爱卿受委屈了,是朕错怪你了,赶紧起身吧!”

    颜令殊连忙磕头说道

    “谢圣上还我清白,也谢圣上相信臣的为人,臣世世代代都是大齐的子民绝不可能做出背叛大齐的事情。”

    圣上应声说道

    “是啊!朕今日倒要看看是谁勾结瓦剌,陷害朕的肱骨之臣,颜爱卿起来吧!”

    颜令殊缓缓起身看了一眼刘翊,便不再说话退到了一边,近旁的恭王刘豫章还轻声问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颜令殊却只是摇头,并不说话。

    刘襄站在殿前看着跪在地上的阿布拉道

    “说,你到底与谁勾结?说?是谁献于你关南的布防图?”

    阿布拉昂着脑袋并不说话,刘襄上去一脚便就踹在了阿布拉的脑袋之上,这一声轰鸣的闷哼声让朝堂之上的文官都发出了惊叹之声,连刘翊看了此情形都觉得头皮一麻,皱着眉头看着刘襄踩在阿布拉的头颅之上,厉声问道

    “你以为你不说本王就奈何你不得吗?你身上那玉珏印信我都搜出来了,怎么如今你还要为他抗着吗?”

    阿布拉颈侧青筋毕露,喊道

    “我瓦剌人乃是重信守义之人绝对不会出卖盟友,不像你大齐的皇帝,出尔反尔才让我瓦剌不平,内乱四起。都是你这狗皇帝,背信弃义……”

    刘翊又是一脚,从怀中掏出玉珏道

    “尔等贼子休敢胡说,禀陛下此乃是我从阿布拉身上搜到的玉珏印信,圣上请看这乃是刘翊贴身之物,若非因着小妹的关系我又何曾知晓啊?”

    那阿布拉被人按在地上仍旧不断奋起想要夺那印信,站在远处的颜令殊却见那人脖子里侧似有水云纹,便看了一眼刘翊,刘翊与刘豫章在近前也见到了那水云纹,几人心下这才算是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