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征战之路 > 第五十章 黄巾起义
    ( )    自恒帝以来,汉朝廷吏治ri渐腐朽,到了灵帝时期,宦官权阉十常侍把持朝政,更是公然卖官卖爵,政治之**,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汉室江山飘摇欲倒。( )

    在统治阶级地高压盘剥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中原之地更是重灾区,各种苛捐杂税压得百姓抬不起头来,纷纷逃难四方,这期间涌入雁门郡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一场大雪,让原本就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百姓更是难熬,冻毙者不计其数。

    而在民间,一股汹涌暗流正在悄然涌动,汉廷的统治阶级们却全然不知。

    就算有远见者有所预料,向朝廷上书,也不被汉廷的统治者们采纳。

    天下各州,百姓困苦,加之天灾**不断,太平道信徒趁机取议活动越发频繁起来.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在汉朝统治者们目瞪口呆之下席卷大半个大汉境内,京畿洛阳要不是唐周告密,汉灵帝大怒之下下旨捉拿太平道信徒的话,可能也要在马元义等人的带领下被太平道攻破。汉灵帝在知道黄巾道起义后的瞬间便下定决心扑灭这股汹涌的浪潮,但所托非人。

    手持汉灵帝圣旨的皇宫的宦官,奉旨抓拿张角等太平道首领,虽然宦官平日间也是一副养尊处优,奉旨而行更是趾高气昂,但这一次在刘宏的旨意下,却是没有在路上太过耽搁,一路来到黄巾道的大本营冀州。

    若是你觉得那些宦官们真的是一心想尽力的抓捕张角也就罢了。

    但在赶到冀州之后,宦官们却是首先找上了冀州所在的地方官员,不是让他们合作擒拿黄巾道,而是想要从他们手中勒索钱财。

    虽然皇帝的旨意不敢耽搁,但事情办完就在眼前,为何不趁机是捞着一把?

    这就是那些宦官的想法。

    但他们这实在是有些小看了张角了。

    这么多年下来,张角可不仅仅只是在寻常百姓当中传道,在不少官员之中也是有着信奉黄巾道的人。

    只在那些宦官到来之时,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已经是被张角所知。

    “可恨老夫无眼,竟然错信了唐周那东西!本来老夫还是想要将道统在他手中传承,想不到他竟然敢是坏我黄巾大计,实在可恨之极!”

    一个本来盘坐在一个蒲团上,头戴黄巾,身着黄衣,还有一根九节仗的男子在听到了来人的禀报之后,睁开眼睛就是一恼恨之言。

    无疑,这人正是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

    “兄长,如今那狗皇帝已经是下令剿灭我们黄巾道,既然如此我们便是与之拼了,我就不信那些朝廷狗贼还能够是我的对手!”

    一旁的张宝也是恨恨说道。

    “不错,而且那狗贼唐周虽然是将元义出卖,但以元义的烈性子,却是将我们在洛阳的布置全都隐瞒了下来,只要洛阳兵力一空虚,那么我们同样是可以覆灭大汉,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

    张梁也是随之劝说,无论是张宝还是张梁,两人的意见都是一致。

    “唉……大汉**,致使民不聊生,我等黄巾道统顺天应命,不是为自己一人之私,而是为了天下百姓而奋斗。”

    对于自家这两个兄弟的才干却是心知肚明,更是明白他们在想些什么。

    可惜,张角虽然本身也的确是悲天悯人,想为自家的理想打拼,但正他最为相信的人却是这两个兄弟,尽管他们本身的才华有限。

    所以张角其实也是如此而已,随即就是缓缓起身,眼眸中一阵精光闪动。

    “不过你们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如今狗皇帝已经是对我黄巾道起了狠心,而各地民心已经尽在我手,正当是我黄巾当立之时!”

    “大哥的意思是……”

    本来还是认为张角会是如以往一般聊做训斥,而后让他们继续忍耐等候时机的两人顿时就是有几分不可置信。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大汉这**的王朝自寻死路之时,我等兄弟自当起事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冀州官员本来还是在准备巴结到来的宦官,哪里想到结果却是被张角领人直接就是一锅端。

    本来用于贿赂宦官的各种珍惜之物全都是证明了他们收刮的民脂民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本来黄巾道的信众就是遍布各州,张角一令传出,各州响应。

    平日间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当即成了第一批祭品,而从这些人家中收罗出来的种种更是点燃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无数平日任劳任怨的百姓顿时高呼着黄巾道的口号加入到了其中,黄巾道更是来者不拒。

    一时之间,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皆是有黄巾道叛乱,而且还是有愈演愈烈之势,几乎每是一刻都有人在加入黄巾道中。

    更有无数州府在措不及防之下直接沦落入黄巾道的掌控之中。

    顿时,大汉震动,天下震动!

    黄巾之乱,由此开始!

    幽州毗邻冀州是所有州郡中受到黄巾道冲击相对最大的几个州之一,幽州黄巾道领袖程远志在三月中旬接到冀州张角的起义消息,遂尽起幽州境内黄巾百姓杀官夺城,一月之间席卷幽州南方大半郡县,兵临幽州治所蓟县,幽州刺史刘焉发布紧急刺史令,令幽州境内郡县官员率军支援蓟县。

    临近夏季,大汉北地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幽州蓟县城外,黄巾大营内,中军帅帐,幽州黄巾渠帅程志远高坐在主帅位上,堂下众位幽州黄巾当家人高坐其下,其中一个中年大汉在座位上站了起来,先是对着程志远拱手施礼让后说道:“大帅,我黄巾道自大贤良师张角在冀州举旗起义后,我黄巾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郡县无数,大帅为何要在这蓟县停留如此长的时间,岂不知幽州北方的郡县我黄巾道信徒正在苦苦等待大帅的到来”

    “我其实不想早早启程赶到幽州北部地区,但你可知,我们攻破的幽州南方都有多少人,多少军力”

    “大帅容禀,我带人攻破的几个县城也就是几百县兵的样子,最多的也就是一两千人的样子,县城府库内尽是生了锈的军械铠甲”

    “那你可知幽州北部郡县的军力如何”

    “这属下不知,大帅请说”

    “据我黄巾道近十年的探查,幽州北部郡县官兵人数,每个县都有近千人,跟何况那里还驻扎着边军,就算是刚刚遭到匈奴入侵的上谷郡也有近两万军力,你说我要是放着蓟县这样一个拥兵两万的大城在后方,能行吗”

    “诺,是属下鲁莽了”

    “这也不怪你,这两年幽州也是遇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百姓大多逃荒去了,没有粮食,郡县郡兵的战力也就自然地下降了,所以我们轻易地打下了幽州南部郡县”

    “照大帅这么说,我们就无计可施了吗”

    “不,我们只要攻下蓟县,就可以获得我们急需的粮草物资,那么我们就可以据蓟县高城而守,等到中原天师大胜之后自然会来支援我们的,再不济我们也可以向东到辽东郡去谋求发展,只要离开幽州腹地,到边地,我们就有了一线生机了,明日我弟就将我们自县城府库中缴获的云梯等攻城器械运来后,你们就一鼓作气攻上蓟县城头,拿下刘焉老儿的人头”

    “诺,我等必奋勇而争先,明日不夺蓟县势不还”堂下众人纷纷叫嚷。

    “好,明日本帅亲自坐镇中军,众军将士当奋勇杀敌,立下功劳后当的大贤良师赐福,其后福禄永享,安乐一生”

    “诺,我等必不负大帅厚望”

    “都回去吧,明日三更做饭,五更拔营,势夺蓟县”程志远将自己腰间的佩剑抽了出来指向天空大吼道。

    “势夺蓟县,势夺蓟县,势夺蓟县......‘

    在距离蓟县五十里外的一处树林中,一队精锐的汉军正在安营扎寨,在中军地带,一名年轻的将军金盔金甲,骑在骏马上,端的英姿不凡。

    一骑快马疾驰而来,拦在眼前的一切都自动避让“报”声音传出一里地,骑士跳下战马,单膝跪地,朗声说道:“报大帅,前方侦骑传来奏报,五十里外,幽州黄巾渠帅程志远率领幽州十万黄巾正兵围蓟县,黄巾帅帐内依稀传出明日要猛攻蓟县,不破蓟县誓不罢休的样子”

    “我知道了,传令兵,传召各军主将于半个时辰后中军帅帐集合议事”

    “诺”

    没错,这就是孟凡的上谷郡军队,在听到黄巾起义后,孟凡就令大军做好了集结准备,三日前幽州刺史部的军令传达后,孟凡就带领一万五千军队出发了,今天刚刚赶上黄巾军的大军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