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征战之路 > 第三十五章 战后

第三十五章 战后

 热门推荐:
    ( )    孟凡等人将最后的匈奴人斩杀殆尽,吩咐众人将战场收拾一下,焚烧掩埋尸体以避免瘟疫的产生后,带领张辽等一众大小军校来到沮阳城前。( )沮阳城上,幽州刺史刘焉正领着幽州一众文武站在城头上,孟凡等人将匈奴人斩尽杀绝的全过程都看在刘焉等人的眼中,见孟凡等人驱马来到城前,刘焉遂吩咐手下的一名小校上前问话,小校闻言后赶紧在城上大吼道:“来者止步,此地乃幽州州师驻地,刺史刘焉大人正在城中”

    “城上的人听着,某乃幽州辽西郡郡守公孙大人麾下校尉孟凡,今特奉命赶来上谷郡支援刺史刘焉大人抗击匈奴的,烦请这位兄弟向刘焉大人禀报”孟凡见城上的一名军校问话遂驻马于城前大吼道。

    “等着”小校丢下一句话就下了城头,来到刘焉面前说道:“大人,城下的军队是辽西郡郡守公孙大人派来支援大人的,领军之人是一名校尉,名叫孟凡”

    “辽西公孙瓒的人,哦,某想起来了,月前某就传书与公孙瓒命他派遣三千军士支援州里抗击匈奴的大事,没想到这都一个月了,辽西的军队才来”刘焉面色不悦的说道。

    “大人,辽西距此地相隔不下五百里地,正常行军也要半月之久,再加上准备军资的时间以及大人快马传信的时间,公孙瓒的军队能够一月赶到此地也是实属不易了,大人不必过分责怪,况且辽西公孙瓒肩负防守乌恒的重任,不可过分责罚,应当以笼络为主”旁边的幽州长史开口为公孙瓒解释道。

    “恩,长史言之有理,你去吩咐城下的辽西军的领军主将将城下一战的战果整理好,待晚上来郡守府参加晚宴一并报上来,另外吩咐下去将城南的大营收拾一下给他们用做驻地”刘焉听到幽州长史的话后,面色稍缓,吩咐道。

    “诺,属下一定办妥”幽州长史对着刘焉一辑道。

    刘焉遂满意的下楼而去,幽州众文武也一并随刘焉而去,城楼上只剩下幽州长史和城门校尉。

    孟凡等人驻马等在沮阳城下,时间过了约一刻钟,紧闭的沮阳城大门突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巨大的城门缓缓地打开,城门内跑出一队装备精良的步军,手持钢枪长矛威风凛凛的站在城门大道的两旁,过了一会一名文士和刚刚在城头上喊话的军官一起自城门洞里走了出来。孟凡见城中有人出来了,赶紧吩咐众人将下马迎接,马上的众人纷纷下马,孟凡带领众人来到文士的面前抱拳道:“在下辽西军校尉孟凡,不知达人如何称呼”

    “这位是我们幽州长史魏攸大人,还不快拜见”旁边小校见孟凡如此无礼便开口大声呵斥道。

    “无妨,无妨,小将军此前阵斩敌方大将的风姿令魏某热血沸腾啊,孟校尉年纪轻轻就有这般骄人的成绩,将来一定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前途无量啊”魏攸笑呵呵的摆手道。

    “大人赞誉了,小将着实不敢当”孟凡谦虚的道。

    “小将军谦虚了,孟校尉,里面请,我们边走边说”

    “大人先请”

    “那老朽年长托大一次”说完就先向城门洞走去。

    孟凡赶紧跟在后面,并且对身后的张辽打了一个手势,张辽会意而去。待孟凡和魏攸消失在城门洞后,张辽赶忙来到城门小校的面前拱手道:“这位大人,不知我等的军马如何安排”

    “哦,刺史和长史大人吩咐将城南的校场让你们屯兵之用,你们的军队都到了吗”

    “后军还一千多的步军过一会就到,这里的都是骑兵部队”

    “那在城门处留下几个人等待后军,你领他们和某一起先去成南的校场去看看吧”

    “诺,不知我等的军资粮草如何处理”

    “过一会会有专门的军粮官运送酒肉到你的军营,你可以和他商量”

    “谢大人”

    “都是同袍兄弟,不必言谢”说完就和张辽有说有笑的向城南而去。

    孟凡和魏攸一前一后的来到了上谷郡的郡守府前,上谷郡郡守府大门前满是乱石杂草,郡守府的牌匾歪斜的挂在上面显得有气无力的样子,如果不是两边还站着几名身着铠甲的侍卫站在两边执勤,孟凡都不敢相信这时上谷郡的郡守府,郡守府如此凄凉的样子,令孟凡大吃一惊。

    旁边的魏攸见孟凡吃惊的样子,在旁边解释道:“一个半月之前,上谷郡被匈奴攻克,郡府所在地沮阳也遭到了匈奴蛮夷的洗劫,包括郡守在内的大小文武官员都被匈奴或杀或劫,城中的百姓十之七八也都遭劫了,现在沮阳城里除了州里的官员再没有一个官员,百姓也已经所剩无几了,现在整个上谷郡的情况都不乐观,也就南方的两个县还有些个百姓,其他的地方都是死气沉沉的,一月前,刺史大人已经将这里的情况向朝廷做了说明,一个星期前,朝廷公文到达刺史府令刺史大人推举上谷郡的郡守等一切官员以恢复上谷郡的民生如若不然就让刺史大人自己坐镇上谷郡戍边,结果无一人想来上谷郡的,所以大人就来到了上谷郡”

    “那匈奴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匈奴已经劫掠汉地已经快近两个月了,各地的略边匈奴都已经开始北返了,今天城外的匈奴可能已经是最后的一批匈奴人了”

    “大人,如果小将想要做上谷郡郡守不知可行否”

    “哦,你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对没有本事的人来说是个烫手的山芋,但是对我来说是个天大的机会,只要我能守住上谷郡,那么某就能少奋斗十几年,何乐而不为”

    “年轻人有志气,你的父亲也是这个意思”

    “大人和家父相熟”

    “十几年的交情了”

    “小侄,拜见叔父大人”

    “孟凡侄儿快快请起,想当初某见你时还是十几年前,转眼你就长大了,岁月催人老啊,七天前刺史大人收到朝廷的回函与某商议对策,某就第一时间向你父亲问策,你父亲推荐了你来当上谷郡的郡守”

    “叔父可知刺史刘焉大人的心思”

    “刺史大人现在焦头烂额的,你只要表明愿意为刺史大人分忧的心思就万事大吉了”

    “侄儿如果当上了上谷郡的郡守还望叔父能够多多帮帮侄儿”

    “上谷郡和雁门郡相连,你父那个老东西这几年把匈奴祸害了个够,几次与匈奴对战,将匈奴的胆都打没了,这才使得匈奴劫掠幽州等地,听说这几年雁门郡已经大变样了,你接任郡守之后应该回家一趟,和你父亲和祖父聊聊”

    “是,侄儿谨记”

    “恩,你回去吧,记住今晚将你这一路的战果整理出来,晚上宴会的时候拿出来,并适时的表现出愿意常驻上谷郡以抗击匈奴”

    “诺,那侄儿回去了”

    “走吧”孟凡遂依言走出了郡守府,向城南的大营走去,一路上都是一片瓦砾状,街上到处都是烧焦了的木头和砖块,一片狼藉状,不时地有几队士兵巡逻,慢慢的走向城南,一处占地广阔的大营正坐落在此,虽然大营略显陈旧,但一看就是一处恢弘的军寨。走进军营张辽正在指挥军士整理帐篷等一应军资,见到孟凡走了进来后,张辽放下手中的伙计,跑到孟凡的面前说道:“怎么了,长史大人有什么特别的事吗”

    “表哥,这幽州的长史大人你猜猜是谁”

    “不就是姓魏名攸吗”

    “你再猜猜”

    “什么跟什么啊”

    “这魏攸啊,是我父亲的至交好友,我也是刚刚才想起来的,记得小的时候,他来过几次家里,印象不是很深刻,所以一时没想起来,今天他在郡守府里和我谈起了我父亲时,我才猛然将想起来我父亲的这位右北平的好友”

    “那这就是说,如果这个魏攸帮忙的话,我们这次与匈奴作战的功劳会得到很高的赏赐了”

    “恩,听魏叔父说,上谷郡的郡守没有人敢当,魏叔父想为我举荐一番,让我在今晚的宴会上好好的表现一番”

    “那必须的,郡守是二千石大员,你现在的校尉只是九百石的官,这可是重赏啊,必须牢牢抓住这次机会,抓住了这次机会,我们兄弟就可以少奋斗十几年了”

    “谁说不是呢,这也就是我们有这么个机会,其他人有没有这个胆量还两说呢,更别说面对匈奴随时的劫掠,性命都不保,谁来啊”

    “也是,看来这上谷郡就是为我们兄弟准备的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营里传出两兄弟畅快的大笑。